从重点贫困村到网红村 “红桥经验”从安徽飞到东北

合肥在线2023-01-22  138

导读:废弃民宅旧貌换新颜。红桥村位于长丰县义井镇西北部,地处江淮分水岭上,缺水易旱,农业结构单一,是长丰县原45个重点贫困村之一。2022年3月,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择优遴选了50个“三变”改革典型示范村向全省进行推介,其中红桥村榜上有名,也是长丰县…

dcad4796-3887-4c79-891b-0b20af552260

废弃民宅旧貌换新颜。

红桥村位于长丰县义井镇西北部,地处江淮分水岭上,缺水易旱,农业结构单一,是长丰县原45个重点贫困村之一。2022年3月,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择优遴选了50个“三变”改革典型示范村向全省进行推介,其中红桥村榜上有名,也是长丰县唯一一个。

如今,提到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省内不少乡镇都会来红桥村学习经验做法,红桥村已经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红村”。从贫困村到示范村再到网红村,红桥村的破圈之路“可圈可点”。

找好领头雁,把“能人+企业”引进来

作为长丰县曾经的45个重点贫困村之一,红桥村的大变化要从2012年说起。

那一年,原义井乡党委政府打破界限找“能人”,鼓励返乡创业。在外经商多年、事业有成的孟凡余应邀回村担任村支部书记。看到家乡的落后面貌,孟凡余感觉如芒在背、如鲠在喉,他常说:“我是党员,不能只顾自己富,忘了家乡的父老乡亲”。

上任伊始,孟凡余一手抓村两委班子建设,一手抓组织动员群众,用自己的“大气”换来乡邻的服气,用支部的能力聚集村民的合力,用组织的威信积累群众的威望,成为组织和群众信得过的红桥村当家人。

他带动村“两委”班子谋划发展村集体经济,成立土地股份经济合作社,实行以村级合作社为承接主体的“三变”改革(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经股东大会协商,最终确定了“土地保底收入+绩效分红”的分红方案,即村民可获得每亩400元/年的保障性收入,土地合作经营净利润的50%按照土地入股面积分红,剩下50%纳入村集体收入,由合作社适时按农民和集体7:3比例分红。全村耕地一举实现村集体兜底运作,成片流转,统一经营。

不仅如此,红桥村还引入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金丰公社,对6000亩耕地进行“耕种防收售”全托管,借助金丰公社集团化采购降成本、专业化种植高产出、渠道化销售高溢价的优势,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和技术风险,提升劳动生产率和农作物产出率。成立红桥村供销社,和茅台镇酒企等签订购销协议,共同建设高粱种植基地,实行订单生产,降低农产品销售市场风险等。

通过农户土地入股村集体企业方式,与村集体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构建了“土地分红+绩效分红+务工收入”的利益分配机制,农户每年获得400元/亩的土地保障性收入分红外,还能获得土地合作经营净利润的分红和务工收入,形成了村、企、农三方紧密合作的利益链接机制,和集体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村民袁玉好就是利益共享同富裕的受益人之一,除了土地保障收入,空闲时还可以去农事服务中心打工,挣点零花钱。

再出发,让“红桥经验”走出去

事实证明,红桥村的做法可行可观,群众得实惠,集体增加了收入。

数据显示,农民变股东,农民得到了土地分红和村集体经济成员分红双层收益。2021年,红桥村参与土地入股分红农户474户,保底收益188.84万元,分红收益17.06万元。同时享受端午、春节等节日大米、菜籽油等实物分红福利。

集体也增加了收入。资源变资产,依托全村域土地规模经营,村集体经济发展强劲有力,村集体收入从改革前2018年的26.5万元,改革后2019年的73.78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450.88万元。

2022年,“红桥经验”再出发,不仅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发挥职业经理人作用,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大力推广高粱种植,巩固荃银高科、北大荒、金丰公社等农企合作,一产种植成效显著。

“走出去”发展理念也在2022年有了实质性的进展。红桥村成功托管邻村耕地约3500亩,依托“红桥经验”,昔日的低效农田,再次焕发勃勃生机。同年5月,红桥村与经开区签署协议,成功接管新桥机场附近预控土地约4500亩,涵盖荒地、旱地、水塘、林地等,荒地已变良田,种下的高粱籽粒饱满,丰收后已经种植了油菜。

如今,千里之外的黑龙江依兰县,也留下了红桥村的足迹。依托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金丰公社,红桥村成功对当地6000亩耕地进行“耕种防收售”全托管。村民在享受到优质东北大米的同时,村集体收入进一步壮大。红桥村开创了“飞地”发展模式,集体经济呈现“滚雪球”发展态势。

产村融合,“链”好红桥新发展

2022年,红桥村又迎来了一个变化,一座2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油料加工厂拔地而起。走进工厂,油香味扑鼻而来。

红桥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王贵权说,2022年10月该油厂正式投产运营。根据设计产能,这座油料加工厂每年最高能消耗7000吨油菜籽,产出成品油料2500吨,预计总产值达到6000万元。

“有段时间,我们都在抢收油菜籽,生怕错过菜籽油的销售旺季。”油厂的负责人姜洪泽老家在东北,后来定居合肥,如今又“牵手”红桥村,希望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红桥村的村民还可以来厂里务工,每个月有4000-6000元不等的工资,进一步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油厂建成投产后,红桥村已经开始谋划“产业链”文章。与其看着油厂对外收购油菜籽,不如“延链”“补链”,牢牢把产业链掌握在自家村里。

“我们现在是大面积种植油菜,等油菜丰收时直接送进我们的油厂,实现从田间到工厂的无缝衔接,成品油又走进城里的品牌直营店。”王贵权表示红桥村要走产村融合之路,“链”好红桥新发展。

2022年,红桥村的村集体收入较2021年增加了400余万元。新的一年,在袁玉好、姜洪泽和王贵权的心里,红桥村更加可期。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陈家静 朱汗翔 通讯员 刘雨琴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5ihefei.com/read-3098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