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黄鹤楼、夜登知音号游长江,深刻改变了游客对武汉旅游的印象”外地媒体大咖点评武汉夜游

合肥在线2023-04-26  147

导读:长江网记者 余淮“过去我们到武汉来旅游,都是白天景点看得多,晚上景点看得少。这次恰恰相反,武汉的夜文化丰富多彩,特别是两个夜游,一个是夜游黄鹤楼,一个是夜登知音号游长江,深刻改变了游客对武汉旅游的印象,我对这种创意策划很有感触。”“在武汉…

长江网记者 余淮

“过去我们到武汉来旅游,都是白天景点看得多,晚上景点看得少。这次恰恰相反,武汉的夜文化丰富多彩,特别是两个夜游,一个是夜游黄鹤楼,一个是夜登知音号游长江,深刻改变了游客对武汉旅游的印象,我对这种创意策划很有感触。”

“在武汉 读长江”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武汉段建设媒体峰会现场。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何晓刚 摄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宁波日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中国宁波网总编辑邓少华发言。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何晓刚 摄

4月23日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的“在武汉 读长江”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武汉段建设媒体峰会上,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宁波日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中国宁波网总编辑邓少华感慨。当天,来自长江流域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6家重点新闻网负责人齐聚武汉,一起品读长江文化,为武汉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示范区建言献策。

华龙网副总裁、副总编辑戴佳毅发言。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何晓刚 摄

“夜游黄鹤楼和体沉浸式的知音号体验,直击人心。”华龙网副总裁、副总编辑戴佳毅也深有感触:黄鹤楼是中华文化、长江文化中亭台楼阁这个文化符号的典型代表。炫目的灯光秀,赋予了黄鹤楼新的灵性,让静止的建筑、让几千年文化的积淀活起来,与别的楼阁卓然不同。知音文化激发起我们内心的共情共鸣。这也形成了新的质感强烈的城市文化体验。这是对长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保护传承的典型示范。

龙虎网总经理朱妮发言。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何晓刚 摄

龙虎网总经理朱妮对武汉夜游赞不绝口:“做文旅的一直在讲怎么样才能把人留下来,留下来过个夜,对经济和消费的拉动是非常大的,所以对夜游怎么去做,一直都是大家在讨论的。武汉的夜游品牌给我的印象非深刻,不管是黄鹤楼还是知音号,不仅是形式和灯光,这些其实都只是技术上的手段,真正让人感兴趣和打动人心的在讲故事了,有内容了。知音号里面每一个船舱都是一个故事,都是一段历史,所以我们去里面玩的时候,觉得很有意思。”

多彩贵州网党委副书记邓航发言。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何晓刚 摄

峰会上,多彩贵州网党委副书记邓航也表达了自己的体验心得:武汉特色夜游产品以“夜上黄鹤楼”和“知音号”为代表,让武汉有关长江文化的景点具有强烈的代入感、穿越感及科技感。“代入感是指观众能够有置身其中的感觉,可以在景区和演员一起来对话交流,穿越感是观众置身景区,仿佛就回到了当时的时代,大家在触摸历史的同时也因科技赋能感受,在声光电的技术中感受到了科技感、现代化。”

本次峰会召开前,长江流域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6家重点新闻网负责人开启“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首站武汉的探访,于4月21日、22日夜晚先后登上黄鹤楼和知音号,在武汉品读长江文化。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5ihefei.com/read-4150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