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造“合肥模式”出台实施方案

合肥在线2023-05-22  169

导读:5月19日,记者从合肥市城乡建设局获悉,《合肥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合肥市将推进全市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建造方式转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去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通知,选取合肥等24个城市开展首批…

5月19日,记者从合肥市城乡建设局获悉,《合肥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合肥市将推进全市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建造方式转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去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通知,选取合肥等24个城市开展首批智能建造试点,试点期3年。作为安徽省唯一入选城市,合肥将力争形成可感知、可量化、可评价的试点成果。

合肥市提出,到2025年末,与智能建造模式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标准体系、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初步建成;培育智能建造建筑业龙头企业不少于10家、智能建造产业基地不少于10个,形成一批以上下游骨干企业为核心、产业链完善的智能建造产业集群;实施智能建造试点项目不少于50个;建设部品部件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不少于10个;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力争达到50%。

《方案》明确了12项任务,要求积极构建有利于智能建适发展的政策环境,出台土地规划、科技创新、财税金融等针对性支持政策,形成智能建造政策工具箱。

其中,合肥将支持企业申报智能建造方向科技计划项目、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和科技创新成果登记、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推进工程勘察数字化转型,推动建筑机器人在生产、施工、维保等环节的应用,辅助和替代“危、繁、脏、重”施工作业。

遴选具有示范效应的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开展智能建造新技术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建立智能建造应用场景库和可复制经验清单。以装配式建筑制造基地为基础,积极引入智能建造优质企业,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形成智能建造产业集群。推行数字化车间建设,引导有实力的企业积极打造部品部件智能工厂,不断提高智能化装备和机器人的应用比例和场景。

据悉,合肥市将持续优化工程建设全业务资源管理平台,完善人员库、项目库和工地码“两库一码”、工程勘察信息化管理系统、数字化审图系统、能耗监测系统等业务监管系统。

另外,支持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等高等院校和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院校增设智能建造、建筑工业化相关专业,培养智能建造、建筑工业化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及高层次管理人才。从勘察设计、部品部件生产、施工等企业和高等院校中遴选智能建造专家,组建合肥市智能建造专家库。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吴奇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5ihefei.com/read-4350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