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健康中国!长三角医养结合区域中心(合肥庐江)门诊楼主体结构封顶

合肥在线2023-10-21  83

导读:10月10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由中建一局承建的长三角医养结合区域中心门诊楼主体结构喜封金顶,正式进入二次结构施工阶段。项目位于安徽省庐江县台创园,为新建综合体医院。门诊楼总建筑面积2.8万平米,建筑高度19.5米,地上四层、地下一层…

10月10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由中建一局承建的长三角医养结合区域中心门诊楼主体结构喜封金顶,正式进入二次结构施工阶段。

图片1

项目位于安徽省庐江县台创园,为新建综合体医院。门诊楼总建筑面积2.8万平米,建筑高度19.5米,地上四层、地下一层。该项目是合肥市唯一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的医养结合项目,项目建成后,解决医疗床位1000张,养老床位1000张,有利于推动长三角优质资源向安徽整合和流动,充分发挥长三角的技术优势和核心作用。

项目团队积极发扬先锋精神,充分利用中建一局深耕医疗建设多年的技术优势,开展全面策划,以安全生产为底线,以高品质、高质量建造为标准,严格执行“样板引路、质量交底”等质量管理制度,历时230天,交出提前半个月完成主体结构顺利封顶的“赶考答卷”。

在开工筹备阶段,项目就面临紧张的工期节点和毗邻项目周边的10亩水稻、韭菜等种植土地征迁的因素制约,为率先在项目场区打开工作面创造有利局面,结合项目团队35周岁以下员工比例高达90%的情况,项目部迅速组建了一支11人青年突击队,项目安全总监李鹏程任队长,10名青年突击队员分布在项目各个关键岗位。“青年突击队”充分摸排掌握实际情况后,针对不同地段、不同问题,积极主动地在业主和县政府之间架设沟通渠道,不厌其烦往返于项目周边村民的田间地头,同时克服方言障碍、高温天气的干扰,经过多点出击不疏漏、紧抓重点不放手的努力,在半个月内完成了项目周边土地迁移工作,实现了项目首根桩基开钻,率先吹响了项目施工建设攻坚战的冲锋号。

图片2

“该项目南北长达141.2米,主体最大混凝土施工面积8780平方米。”项目经理侯文贵介绍,主体结构梁柱核心区作为基础工程最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稳固性。超长超大面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终凝期间易产生裂缝,会影响混凝土成型质量、观感和地下防水质量。“我们项目采用阻隔气囊技术, 解决现有技术梁柱施工时不同强度混凝土易于混合的技术问题,在梁柱节点核心区不同标号混凝土采用阻隔气囊进行拦截,不仅可以保证拦茬的效果,而且可以保证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用量的控制,优化混凝土成型质量及观感。”

在后续建设任务中,中建一局项目团队将以“走在前”的使命感、“加油干”的责任感和“不停歇”的紧迫感,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打造技术一流、质量一流、效率一流、形象一流的精品工程,确保2025年2月8日顺利交付,提升安徽省老年医学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医疗服务技术水平,促进医疗资源的均衡化和均质化,减少老年患者跨区流动,拓宽安徽省优质医疗卫生区域的“幸福空间”。(李志鑫)

图片3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5ihefei.com/read-5209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