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发展新机遇!合肥创意文化产业“向阳生长”

合肥在线2024-01-09  74

导读:文化空间层出不穷、工业遗址改造升级、产业园区上榜“国字号”……作为新兴产业,合肥的创意文化产业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消费新场景不断解锁,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围绕“交互融合”“数字科技”,…

文化空间层出不穷、工业遗址改造升级、产业园区上榜“国字号”……作为新兴产业,合肥的创意文化产业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消费新场景不断解锁,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围绕“交互融合”“数字科技”,创意文化产业进入到新阶段,也催生出新的发展契机。

7月21日,位于合肥市长江东大街与来安路交叉口的合肥文化商业新地标龙湖·车桥新界盛大开业。

“新场景”接连涌现 “老地方”更新换代

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合肥人都去哪里玩儿?

是去骆岗公园感受园林之美,还是漫步淮河路步行街,体验一场盛大的新年狂欢。据统计,这个假期,合肥全市接待游客187.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6亿元,入选了2024年元旦跨年热门旅游目的地。

本次入选并非偶然,回首2023年,合肥文化消费记录屡屡刷新,不少新兴场地成为年轻人热衷的“打卡地”。

去年7月21日,安徽首个开心麻花剧场花花世界在合肥瑶海车桥新界试营业,首部主题体验式喜剧在这里上演,通过融合戏剧+互动+餐饮,让观众置身于剧情中。

人气爆棚的新剧院,刷新了合肥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名片,与此同时,还有一批象征着青年文化的多样空间正在涌现。

合柴1972

2023年6月30日晚,可容纳超1000人的专业LiveHouse——合柴·梵木艺术中心正式启用。一个月不到,又一家LiveHouse——九莱福也在合柴·1972正式开业,两个新场地交相辉映,成为音乐爱好者的聚集地。

“新场所”接连涌现,“老地标”也不断焕新。

三河古镇雪中美景

李鸿章故居、三河古镇、包公园、逍遥津……翻开合肥城市地图,这些彰显地域特色的人文景点也经历了升级,从外立面改造,到挖掘内涵、融入新技术,合肥的“老景”活起来,成为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根据地”。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合肥总体布局较好,文化产业发展未来可期。

盘活工业遗址 打造文创新地标

文化产业如何发展?关键看“存量”。

曾以“工业立市”的合肥留下众多工业遗址,如何激活工业遗存的价值?合肥提出在原址上进行改造,打造城市文创新地标。

金隅南七天地盘活工业遗址,打造文创新地标。

去年年底,占地十多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和文创街——金隅南七天地正式开业纳客。65年前的合肥老叉车厂,如今“摇身一变”,成为“网红街”,不仅保留了工业时代韵味,还新增了空间活力,进一步满足市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将老厂房纳入空间设计和内容整合,金隅南七天并非第一例。

合柴1972改造自合肥监狱和合肥柴油机厂旧址;长江180艺术街区原本是安徽通用机械厂;去年新开业的龙湖车桥新界原址为车桥厂……

以龙湖车桥新界为例,曾经的车桥厂见证了合肥汽车工业的辉煌。在推翻还是保留的选择题中,合肥再次选择后者,既完成换新修复,又实现承旧启新,让老厂房成功“复活”。

据了解,园区艺术馆体验区的曲面片墙,就是由老厂房的原砖拆卸、打磨后制作而成。同时,又在保留老厂房记忆元素的基础上,融合金属线脚、幕墙、装饰构架等现代建筑演绎手法,使得建筑更具有活力。

这些抖落“工业锈迹”的老厂房,如今已成为各类城市文化活动的举办地。从开心麻花剧场入驻到举办合肥首届时装周,从合肥城市咖啡节启幕到全省摄影艺术展,工业遗址的焕新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筑牢文创产业链 把握科技新机遇

2023年,合肥收获一张文化产业发展的“崭新名片”——“2023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百强区指数”首次发布,合肥包河区位居全国16位。

在此关键节点上,该区也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合肥市包河区“十四五”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规划》聚焦广播影视、数字出版和创意设计作为三大主导产业,进行谋链布局,明确到2025年,创意文化产业主营收入超 1000 亿(元)。

产业的创新发展离不开产业集群。

包河创意文化产业园获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2023年,以文化创意和数字经济为主攻方向的包河创意文化产业园获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拿下“国字号”头衔的秘密是什么?从它的规划布局得以窥见。

如今,在79平方公里的园区内,“一轴”(马鞍山路—包河大道轴线)“两核”(原省广电中心和滨湖卓越城)“三圈”(包公文化产业区、数字多媒体产业区、滨湖文旅区)“四片”(包公园、罍街、淝河数字文创小镇、滨湖文旅区)的空间格局已经打开,广播影视、数字多媒体、创意设计“三大产业集群”已经形成,正向全力打造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数字创意产业高地的目标不断迈进。

科技还是文化?合肥的答案是:既要“文里文气”,又要“科里科气”。

中国(合肥)工业设计城

来到中国(合肥)工业设计城,各式各样的产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作为合肥市规模最大的工业设计产业和国际高端人才集聚区,从设计城里走出的企业,曾获德国红点、IF、美国IDEA(工业设计优秀奖)等,成为全国获奖最多的工业设计产业园区之一。

未来,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将更广泛地应用于创意文化产业中,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彰显城市的独特气质。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李润媛

图片来源:安徽图片网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5ihefei.com/read-5742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