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合肥公共资源交易突破4300亿元

合肥在线2024-01-27  80

导读:1月26日,记者从合肥市公管局获悉,2023年合肥公共资源交易持续加强平台整合,推进服务创新,全年成交金额突破4300亿元,交易规模在全国重点城市中位于中上水平。减负红利深度释放去年累计减免资金约287.33亿元去年,合肥市公管局不断创新体…

1月26日,记者从合肥市公管局获悉,2023年合肥公共资源交易持续加强平台整合,推进服务创新,全年成交金额突破4300亿元,交易规模在全国重点城市中位于中上水平。

减负红利深度释放

去年累计减免资金约287.33亿元

去年,合肥市公管局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营商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根据统计,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金额为4319.25亿元。

合肥深化交易制度改革,拓展交易领域,在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基础上,推动自然资源、资产股权、环境能源等项目进场交易。

过去一年,合肥招投标领域的减负红利深度释放,惠及更多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

合肥免收招标文件费、政府采购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保证金,2023年以来累计减免资金约287.33亿元。

此外,推广电子保函替代现金保证金,开立电子保函6019笔,担保金额18.46亿元。全面完成四类保证金清退任务,清理退还7.35亿元。

全国首创评委打分监测系统

4400余个项目中应用

为了保障市场交易做到公正公平,合肥在全国首创招投标评委打分监测系统,去年已在4400余个项目中应用。

同时,在全省率先上线智慧见证系统,市场主体违规行为由峰值34.3%降至10%以内。智慧监管成效初显,“智慧监管”系统在招标文件审核把关、专家评委打分监测、围串标分析预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加强评标专家考核管理,对38名专家不予入库,暂停评标资格19名,清退3名,对228名专家作扣分处理并通报。

聚焦保障重大项目

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升

聚焦服务保障园博园、轨道交通、高架桥梁、科技创新等全市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开标时长由1-2小时缩短至10-15分钟,平均交易周期缩短近1/3,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升。”市公管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

围绕交易平台标准化建设,上线“合心易”APP,实现交易“掌上办”,市场主体满意度达99.22%。

合肥还对标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开展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梳理工程建设项目2948个,发现并整改问题149个。

市场环境也变得更加开放透明,合肥广泛参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150余家招标代理机构进场服务。签署长三角公共资源交易远程异地评标合作协议,扩大远程异地评标区域覆盖率,完成1200余次远程异地评标,推进跨区域资源共享共用。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吴奇 通讯员 武文静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5ihefei.com/read-5835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