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将出台条例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异地道路测试互认

合肥在线2024-05-14  36

导读:今年初,合肥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有人大代表建议尽快制定《合肥市智能网联汽车应用条例》。好消息是,目前《合肥市智能网联汽车应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已启动征求公众意见。5月17日之前,公众可提意见、建议。产业创新:鼓励组建智能网联汽车…

今年初,合肥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有人大代表建议尽快制定《合肥市智能网联汽车应用条例》。好消息是,目前《合肥市智能网联汽车应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已启动征求公众意见。5月17日之前,公众可提意见、建议。

产业创新:

鼓励组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合体

产业创新发展方面,合肥市将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组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合体、创新联盟等,联合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研发服务。同时,在复杂环境融合感知、决策与控制、车路信息安全与协同等领域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征求意见稿提出,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当支持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检验检测中心、封闭测试场、道路测试线等;支持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关键零部件、研发服务等企业发展,推进一批标志性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优的产业链生态主导型企业,进一步提升产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推广应用:

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异地道路测试互认 

按照征求意见稿,今后,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的路段、区域的开放,以道路测试、示范应用主体申请为主,根据实际需求可扩大至合肥市全域。

市、县(市)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当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商业模式创新,探索多元化、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同时,鼓励和支持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主体,探索开展规模化道路运输经营等示范运营活动,并可以收费。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合肥市还将支持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异地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结果互认。 

征求意见稿提出,对已经或者正在国内其他地区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的相关主体、智能网联汽车及低速无人车,在本市进行相同或者类似功能道路测试或者示范应用的,可以结合异地道路测试或者示范应用结果,简化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流程和项目。

事故处理:

发生安全违法行为,不配备驾驶人的,处理所有人或管理人

在交通违法和事故处理方面,征求意见稿明确,智能网联汽车交通违法由驾驶人或车辆所有人/管理人承担责任。交通事故中,有驾驶人的车辆由驾驶人处理现场并报警,无驾驶人的则由当事人报警,车辆所有者/管理者保存信息。

智能网联汽车发生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配备驾驶人的,交管部门依法对驾驶人进行处理;不配备驾驶人的,依法对车辆所有人或者管理人进行处理。

交通事故由交管部门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进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另外,交通事故造成损害,不配备驾驶人的,依法应由智能网联汽车一方承担责任的,由车辆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邵晓杰

【小贴士】

三种方式可提建议

1、登录合肥市司法局网站提交修改意见;

2、将书面意见寄至合肥市庐阳区六安路221号市司法局(立法处);

3、将书面意见邮至:hfsfjlfc@163.com。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5ihefei.com/read-6480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