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严厉查处非机动车违法行为

合肥在线2022-10-12  145

导读:今年,在“聚民意惠民生”行动中,王恒等合肥市人大代表提出建议,进一步加强对电动非机动车不文明交通行为管理。近日,合肥市交警支队公开答复。答复称,对于不符合标准和要求的电动车已进行了集中登记,未来有望从制度上解决新建道路非机动车路权缺失问题。…

今年,在“聚民意惠民生”行动中,王恒等合肥市人大代表提出建议,进一步加强对电动非机动车不文明交通行为管理。近日,合肥市交警支队公开答复。答复称,对于不符合标准和要求的电动车已进行了集中登记,未来有望从制度上解决新建道路非机动车路权缺失问题。

建议针对电动非机动车不文明行为双管齐下

王恒等人大代表在日常生活中调研发现,合肥市目前有大量电动非机动车上路行驶,部分车型与电动机动车无明显不同。与此同时,从青年到老年的驾驶群体却未经必要的培训,安全文明驾驶意识不强,在道路上经常出现诸如闯红灯、逆行等不文明交通行为,亟需加强管理。

对此,他们建议,严格准入机制,全面排查电动非机动车中不符合国家规范的车辆,对排查出的车辆强制清理或者申办机动车号牌。同时严管电动非机动车的不文明交通行为,并通过参与交通志愿服务、媒体曝光、罚款等形式加大教育处罚的力度。

此外,还可以进一步科学规划道路设施。充分考虑电动非机动车与传统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共同通行的现实需求,科学规划非机动车通行条件,如增加非机动车道宽度,部分慢行道路允许借道行驶等。

不符合标准的电动车已办理临时通行标志超240万辆

针对电动非机动车准入机制问题,合肥市交警支队答复表示,根据相关标准和规定要求,合肥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电动自行车集中登记上牌工作,对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能办理电动自行车牌证的在用电动自行车,发放有效期为3年的临时通行标志。这类车辆的登记时间为2020年6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共办理临时通行标志240.6万辆。此后,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车辆不准在合肥市场销售,也不能办理非机动车号牌。

对于未经工信部许可生产、未列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性能不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使用电力驱动用于载客或者载货的三、四轮车辆,在2022年2月18日至3月31日期间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集中备案登记工作。其间,全市共备案登记45万余辆。此后,合肥公安交警部门会同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监督检查,督促销售企业不再合肥市场销售此类车辆。

针对集中登记上牌工作结束后出现的假临时通行标志问题,今年5月,合肥市公安局、合肥市市场监管局又联合印发了《打击整治非机动车假临时通行标志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开展专项打击整治工作。

前8个月查处非机动车各类交通违法行4.5万起

针对非机动车不文明交通行为问题,合肥市交警部门始终将非机动车交通违法作为交通管理工作重点,常态化开展非机动车闯红灯、逆向行驶、违法载人、在机动车道行驶、越线停车、无号牌以及违规电动三四轮车违法载人、闯禁行等交通违法整治。2020年、2021年,分别查处非机动车各类交通违法行为5.3万起、10.1万起。今年前8个月,查处4.5万起。

在道路设施规划方面,《合肥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已对市区城市道路明确规定了人行道以及非机动车道的宽度设置要求。新建或改扩建的道路应设置人行道,最小宽度不低于2米;次干路以上等级的城市道路应设置独立的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采用物理隔离;非机动车道宽度不宜小于3.5米,与机动车道合并设置的非机动车道宽度不应小于2.5米。

现阶段,合肥正在制定《合肥市城市主、次干路、支路红线宽度及典型横断面设计指南(试行)》,合肥市交警支队参与讨论道路断面设计,明确新建道路原则上应设置独立的非机动车道,车道宽度不宜小于3.5米,最小宽度不应小于2.5米,从制度上解决新建道路非机动车路权缺失问题。

合报全媒体记者 任海怡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5ihefei.com/read-8099.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