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万里汽笛鸣

合肥在线2022-12-08  131

导读:安徽合肥派河国际综合物流园港区码头(无人机照片)。记者 张大岗 摄新合肥西站建设现场。记者 李予 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

安徽合肥派河国际综合物流园港区码头(无人机照片)。记者 张大岗 摄

安徽合肥派河国际综合物流园港区码头(无人机照片)。记者 张大岗 摄

新合肥西站建设现场。记者 李予 摄

新合肥西站建设现场。记者 李予 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11月15日上午,一声汽笛响起,“布诺号”定制专班满载104个柜子太阳能组件,缓缓驶出合肥港,顺利实现首航。这标志着港口合肥公司合肥港保通保畅定制班轮常态化、个性化运营取得又一阶段性成果。

这是合肥外贸发展的一个生动注脚。如今,一条条畅通无阻的定制化航线让“合肥造”卖全球,在对外开放的铿锵步履中,合肥外贸不断稳增提质。据庐州海关统计,今年前10个月,合肥市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999.2亿元人民币,逼近3000亿大关,比去年同期增长11.5%。

疫情之下,外贸这一“晴雨表”折射出合肥经济高质量发展韧性强、成色足。这样的成绩,也得益于合肥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大,各类开放平台提质增效,各项积极政策“脚踏实地”……今年以来,合肥坚定不移走对外开放的道路,全力推进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激荡外贸发展“一池春水”流向更广阔的天南地北。

“一企一策”速通关

在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一架架国际货运航班正“展翅欲飞”。在指挥室的一张地图里,交错纵横的货运航线,密密麻麻分布其上。

“航行的版图不断扩大,路线也在增多,10月,一周之内,机场连续开通了两条国际全货机货运航线。合肥至亨茨维尔及合肥至阿姆斯特丹货运实现直达。”合肥新桥机场海关监管科科长尤成冰说。

今年以来,合肥机场先后开通3条国际货运航线,目前有定期国际货运航班6条。1~10月机场海关共监管全货机606架次,监管进出口货物16567吨,同比增长47.5%。

“正如铺路,路不但要铺得远,也要铺得宽敞,这样才能让进出的货物走得好、走得顺,真正做到为企纾困,助企发展。”尤成冰说,今年以来,海关加强“线上+线下”关企联络,制定“一企一策”帮扶方案,畅通航空货运物流链。

昨日,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一架搭载进口光刻胶、光阻剂、掩模版等生产原材料的航班自韩国仁川抵达机场。经过合肥新桥机场海关关员严格检查,该批货物顺利放行,直接运往企业生产线。

“这批货物是液晶显示屏制造的关键设备,海关全天候保障,让我们实现了关键原材料快速通关、快速提货。”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苏峰说道。

近年来,“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等已成为合肥产业发展的“地标”。光刻胶作为集成电路和液晶显示制造企业的关键“口粮”,具有保质期短、运输条件苛刻等特点,这类重点商品快速通关成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针对进口光刻胶等货物特点,海关指导企业采用“提前申报”“两步申报”快速办理报关手续,实施7×24小时常态化通关,即到即验、快查快放,查验合格即可提离。

苏峰表示,“今年以来,我们企业从合肥空港进口光刻胶306批次,与原先转关进口相比,我们原材料进口效率明显提升,平均每批次通关时间节约了3到5天。”

试验田里“稻花香”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从无到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实践中,“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安徽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日益彰显。作为三大片区之一,今年以来,合肥片区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前十个月,合肥片区进出口总额超千亿元规模,同比增长28.4%。

“试验田”里稻花满仓,离不开科学撒种与悉心耕耘。

自揭牌以来,合肥片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活跃强劲优势,以制度创新助力推动科技交流合作和产业协同发展,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引领区,已累计形成54项省级制度创新成果。两年来,合肥片区在探索中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也形成了改革红利共享、开放成功普惠的良好局面。

在省商务厅日前公布的安徽自贸试验区两周年“十佳制度创新案例”中,合肥片区“一网通”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体系、长三角海关特殊货物检查作业一体化改革等5项创新案例入选。其中,“一网通”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体系可实现人才需求一网匹配、人才服务一网通办,从而便利外籍高层次人才来华创新创业。

走进合肥国际人才城,大大小小的窗口提供了人才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高层次人才认定、海外人才职称绿色通道、华侨回国定居手续……“一条龙”贴心服务,让来肥人才从“人生地不熟”到“轻车熟路”创新创业。

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毕业,小伙刘念回到家乡合肥创业。他表示,在公司创立初期,合肥国际人才城“一网通”从前期的工商注册到办公场地选址,国际人才服务体系给了他极大帮助,此外,合肥国际人才城还为公司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支持,帮助刘念参加了安徽海归优秀人才项目的申报工作。

“我们筑巢引凤,吸引更多的人才来这里扎根。”合肥高新区国际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副主任李靖伟表示,“一网通”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体系大大提高了人才服务的工作效率,现已累计服务海内外人才1.8万人次。同时,还优化了海外人才的发展环境,提供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人才项目申报、海外人才职称绿色通道等多个服务事项。

截至今年10月,“一网通”实现线上线下窗口业务办理及咨询量逾万人次,其中服务外籍专家9000人次。“一网通”线上平台面向青年专家、海归留学生等高层次人才,不定期发布各类人才交流活动,全领域链接各类创新资源,已举办创业分享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座谈研讨会活动近百场,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国际交流,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本报记者 潘子璇·

记者手记

曾几何时,我的朋友圈里流行海淘。“双十一”一到,大家互相“安利”国外产的化妆品、鞋包、折扣价的硬盘……而现在似乎不太一样了,一位熟悉合肥本地品牌的销售经理惊喜地发现,今年公司生产的电热毯、取暖器等小家电在国外很畅销。没想到我们买买买的时候,“合肥造”也走向了“反向海淘”之路。

这与几年前国内兴起的海淘潮流相映成趣。

“反向海淘”,是指以往国内消费者热衷从海外购买商品,而现在越来越多海外消费者在电商平台购买“中国货”。

在今年的广交会上,合肥参展企业数量、展品总量创历史新高。其中一家企业新开发的玻璃杯、新款行李箱、户外冲浪板和帐篷、吊床等露营类产品均成了今年“双十一”“反向海淘”的热销货。

合肥跨境电商兴起,是“反向海淘”火爆的重要因素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今年以来,合肥聚力服务创新、体系创新,出台各项利好政策,保订单、保市场、保份额,推动跨境电商快速发展,助推外贸克难前行。

随着合肥对外开放大门越开越大,相信将有更多优质商品乘着“反向海淘”的洋流走向世界,播撒美誉。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5ihefei.com/read-12879.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