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香酥脆 一口年味足

合肥在线2022-01-11  184

导读:刚出炉的下塘烧饼。下塘烧饼圆子。“干葱老姜陈猪油,牛头锅制反手炉,面到筋时还要揉,快贴快铲不滴油。”这一顺口溜形象地道出了长丰下塘烧饼独具的特色。点饼成金,“打”好传帮带在长丰县下塘烧饼技术培训中心,葛德贵将手中的面团发好后,开始教学员贴饼…

QQ截图20220111081809

刚出炉的下塘烧饼。

QQ截图20220111081823

下塘烧饼圆子。

“干葱老姜陈猪油,牛头锅制反手炉,面到筋时还要揉,快贴快铲不滴油。”这一顺口溜形象地道出了长丰下塘烧饼独具的特色。

点饼成金,“打”好传帮带

在长丰县下塘烧饼技术培训中心,葛德贵将手中的面团发好后,开始教学员贴饼。而他口中的上手活就是和面、发面,下手活是贴面制饼。80℃的热水分多次加入面粉中,反复揉捏。将面团放在棉被里,盖上“睡半个小时”再出来,加入碱粉让味蕾更上一层楼。发好的面团包裹住肉馅,再擀成比巴掌略大的圆形,谁能拒绝一个撒满芝麻的下塘烧饼呢?

下塘烧饼的独特做法是“天锅地灶”,也就是铁锅反扣在灶架上,下面生炭火。这样,弧形的铁锅面就能均匀受热,烤出的烧饼焦香酥脆,这种天圆地方的吊炉给足了烧饼“安全感”。“天锅地灶”的做法,馅料的讲究,面团的筋道,使得下塘烧饼有一种“香脆酥软、鲜美肥嫩”的口感。

好炭才有好炉温,烤制烧饼使用的燃料十分讲究。“这是板栗炭”,葛德贵指着灶炉告诉记者,这种木炭黝黑而且透露着荧光,燃烧起来火苗均匀,焚烧彻底,不产生烟尘。烤制前的炉温需要稳定20分钟以上,等到烟尘冒尽,木炭烧得发白才可贴饼。火候最难掌控,好烧饼全凭一堆好火,“220℃是最佳温度。高温包裹住烧饼,使之受热,膨胀、起酥。”说着,他手中刚贴好的烧饼已变为金黄色,表面形似蟹壳,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作为下塘烧饼非遗文化传承人,葛德贵对下塘烧饼的故事一直牢记在心,自十几岁便开始学做烧饼,起初他自称自己做的烧饼不好看又不好吃,无奈之下,葛德贵就四处拜师学艺、博采众家之长,在随后的两年学徒光景中,他勤奋学习,努力揣摩烧饼制作之术,并且手艺也越来越精,很好地传承了烧饼文化。

在与记者交谈期间,他谈及自己是在2016年11月回下塘张罗起培训中心,免费教授下塘烧饼制作,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没想到的是,第一期培训就呼啦啦来了50多名学员。随后的一两年里,这个培训中心培训了3000多名来自各地的学员。“每个徒弟出师后,我不管多远都要亲自陪同选好地点,确保有生意。烧饼摊投资仅需几千元,适合夫妻干,只要掌握技术不怕吃苦,都能赚到钱。”话说着,手里也不忘翻看徒弟们摊点前顾客排长队的照片,脸上显出兴奋的笑容,打好烧饼的传帮带显然成了他无悔的事业。

食物转化的灵感 下塘烧饼圆子

在吃的法则里,风味重于一切。下塘烧饼里的“乡味”是沉淀在面粉、芝麻、灶炉烟火里的,平淡却有记忆可寻。

千百年来,下塘人民以其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为依托,不断地推陈出新,使烧饼蕴含的文化价值尽数显现,形成了传承不息的艺术生命。烧饼文化是人的文化,更是历代下塘人凄风苦雨所创立的文化。

除了烧饼。每当逢年过节,下塘人民一定会为烧饼圆子留出位置。而烧饼圆子的前生就是下塘烧饼。“把下塘烧饼在凉水中泡上两个小时后取出,按照最佳的五花肉馅比例搭配加之进行搅拌。”葛德贵边拌馅边说着,要想拌好的馅料软糯,必须将馅料醒发十分钟左右。而在搓成圆子前,加入美味的鸡汤也是提鲜的关键。将拌好的馅料搓成一样大小的形状后,裹上一层生粉使烧饼圆子吃起来口感更脆。七成熟的油温刚刚好。一遇热油,烧饼圆子的香味则被完整保留。这样又大又圆的烧饼圆子,更是被勤劳的当地人民赋予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年关将至,何不吃上一块烧饼,吃下一口圆子,迎来一份团圆……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沈运/文 高博/摄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5ihefei.com/read-152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