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袤沃野奏响产业振兴交响曲

合肥在线2022-12-16  170

导读:肥东县桥头集镇安徽现代雾耕农业科技示范园,果农在鸟巢植物工厂内采摘无土气雾栽培种植的小番茄。方好 记者 赵瑞瑞 摄庐江县金牛镇“荣兴大扁糖”食品作坊,师傅们使用传统古法制作金牛大扁糖。李红兵 记者 赵瑞瑞 摄庐江县白湖镇独山·蕻野纪露营基地…

肥东县桥头集镇安徽现代雾耕农业科技示范园,果农在鸟巢植物工厂内采摘无土气雾栽培种植的小番茄。方好 记者 赵瑞瑞 摄

庐江县金牛镇“荣兴大扁糖”食品作坊,师傅们使用传统古法制作金牛大扁糖。李红兵 记者 赵瑞瑞 摄

庐江县白湖镇独山·蕻野纪露营基地。左学长 记者 赵瑞瑞 摄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产业是乡村发展的根基,没有产业的支撑,乡村振兴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依托资源禀赋,合肥大力培育发展十大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休闲农业,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奏响产业振兴的交响曲。

平畴沃野,稻麦相连;丘陵山岗,蔬果飘香;山间岭上,民宿错落……一个个喜人的场景,刻画出合肥乡村产业欣欣向荣的局面。

产业发展步履强劲,乡村振兴风帆高扬,群众向着新生活进发。

“一稳四提”保障国家粮油安全

时过大雪节气,田野间虽然有些冷,可是庐江县乐桥镇浮槐村种植大户彭瑞生仍在忙碌。他家的700多亩晚稻开机收割。

“可能是今年全镇最后收割的晚稻了,这么晚收,主要是想等下霜后,稻谷更干一点,节省点后期烘干成本。”看着金灿灿的稻谷在收割机的来回穿梭中,颗粒归仓,彭瑞生感叹今年又是个丰收年。掰着指头,他算了一笔账:早稻每亩产量1100多斤,晚稻约在1200斤左右,加在一起2000多斤,妥妥的吨粮田。

好收成的背后,离不开好品种、科技指导和全程机械化。

今年45岁的彭瑞生介绍,乐桥镇种植的早稻、晚稻以及单季稻品种都是县里农技部门主推的品种,产量高,品质好。如今,水稻生长全过程都有镇里农技专家现场指导,种田踏实!他还与农机合作社签订了协议,全程机械化生产。有机肥、农药等也通过合作社统一购买,成本降低了,质量也有保证。

“现在国家鼓励农户种粮,补贴很多,比如肥料补贴每亩14元、稻谷补贴每亩20元。”彭瑞生表示,作为大户他要继续“多种粮、种好粮”。“今年秋天,我家种了600多亩油菜、小麦。收完晚稻后,会把精力全部投入田间管理,力争明年夏季粮油丰收。”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

今年,我市夏粮面积193.4万亩,产量60.05万吨、增长0.65%。早稻50万亩,产量21.4万吨。秋粮种植面积544万亩,至12月初已收获540万亩。全市秋种播种小麦194万亩,油菜87.45万亩,全面完成省定任务。目前,在地小麦、油菜长势良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全市将聚焦“一稳四提”,即“稳面积、提单产、提品质、提效益、提品牌”,全面做好粮油生产工作,为保障国家粮油安全作出合肥贡献。

根据新近出台的“强农九条”,我市将对当年新增粮油种植面积超过10000亩,且粮油总产量同比增加2%的县(市)区、开发区,按照新增面积给予120元/亩补贴,用于奖励种粮主体;对集中连片50亩以上的双季稻,每季稻给予100元/亩补贴。

未来一年,我市还将在全市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行动,打造千亩方100个、万亩片25个,辐射带动100万亩以上;发展优质专用粮530万亩,推行“按图索粮”和订单式生产,实现“单种、单收、单储、专用”,促进种粮主体增产增收。

补链延链强链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初冬时节,安徽惠之园食品有限公司各类速冻食品生产车间,一派忙碌生产景象。

在冷冻蔬菜加工区,工人们正分拣、清洗、打包来自肥东等地的上海青、大白菜等农产品。

“我们是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速冻蔬菜、速冻牛羊肉、速冻调理品等几十种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与全国近2000家商超均有合作。”惠之园副总经理骆艳艳说,公司的深加工农产品来自全国各地,可谓“买全国、卖全国”。预计,今年销售额达1.6亿~1.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本地深加工农产品约占20%左右,比重正逐年提高。该公司与市、县种植养殖大户签订合作协议,农户按照标准要求种植,主要有玉米、金针菇、叶类菜等,公司兜底收购,价格大约比市场价高5个百分点。

该公司正在建设预制菜车间,同时计划建设6000多平方米的立体冷库。“政府对我们龙头企业发展支持力度很大,比如在冷链设施建设方面有补贴。我们将深耕农产品深加工,开发新产品,提升企业竞争力。同时深入源头,采购优质农产品,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骆艳艳表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今年以来,我市大力培育壮大粮食、蔬菜、草莓、龙虾、水产、生猪、家禽、乳品、茶叶、坚果等优势特色产业,突出抓好生产、加工、流通、品牌和服务等关键环节,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做强产业链,构建具有合肥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围绕绿色食品十大产业,今年我市持续开展招商工作,一批有实力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落户合肥,助力特色产业做大做强。1~11月,新签约、开工、投产项目数190个,居全省第一位,同比增长258.5%;签约额361.35亿元,居全省第三位,同比增长166.1%。

“1~10月,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580.2亿元,全省占比11.2%,居全省第二,同比增长2.2%,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4个百分点。”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力争到2025年年底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2220亿元。

下一步我市将支持产业龙头企业向前端延伸带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经营主体建设原料基地,向后端延伸深化产品加工和强化市场拓展;鼓励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初(粗)加工;支持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产品保鲜、储藏、烘干、分级、包装等初加工设施;鼓励企业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以及品牌产品创建;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发展冷链物流,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做大做强。

激活“美丽引擎”助推强村富民

上周末,天气晴好,地处庐江县白湖镇六岗村的蕻野纪轻奢营地游客络绎不绝。

群山环抱的六岗村自然风光秀美,如何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当地一直在探索。

“要让专业的人来干专业的事!我们引入了安徽夹山蕻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打造露营基地,运营乡村。”白湖镇相关负责人说。

思路一变天地宽。今年7月,营地正式运营以来,节假日和周末高峰期,前来游玩放松的游客超千人,迅速成为网红打卡点。

自打家门口建起了露营基地,当地村民忙碌而充实。

村民姚成芝正是其中的一员。“原先来玩的人不多,露营基地建起来后,我在营地里面搞绿化,家里闲置的房子也改成了民宿,两边都能兼顾,一年收入几万元不成问题。”姚成芝说。

这个文旅项目不仅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还解决了土特产销路问题,产品供不应求。“拿梨子来说,以前1块钱一斤都没人要,现在可以卖到5块钱一斤。”很多人把成箱的梨子搬到汽车后备厢,让村民们对“后备厢经济”有了全新的认知。

如今,从肥东到肥西,从长丰到庐江,类似蕻野纪这样的露营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成为市民假日休闲的好去处。

激活乡村“美丽引擎”,让文旅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近年来,全市累计建成606个省、市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具有旅游接待能力的美丽乡村中心村达300多个,占中心村比重50%以上。在建美丽乡村中心村30个,美丽宜居村庄683个。围绕美丽乡村等,全市各地还布局建设网红打卡点、民宿、露营基地,满足游客多元需求。

“预计2022年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收达112亿元,同比增长10%。”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我市将分层建设30个左右美丽乡村中心村、整治800个左右较大自然村人居环境,系统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质量,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精品线。 ·本报记者 华新红·

记者手记

诸如蔬菜、水果这样的农产品,天生有个不足之处,就是不耐储。

遇到销售不畅,时间一长,烂在地里、家里,农户几个月的辛勤付出便付诸东流,损失不小。

如何破解?建设冷链物流基地、开展农产品深加工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支持产业龙头企业向前端延伸带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经营主体建设原料基地;鼓励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初(粗)加工;对新建及改扩建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达到《安徽省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参照技术方案(试行)》建设标准的,给予300元/立方米奖补……

我们欣喜地看到,这方面合肥正在全面发力。

期待相关部门加大力度推进,让“好丰景”始终成为“好钱景”!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5ihefei.com/read-16038.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