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担使命 聚智建言谱新篇

合肥在线2023-01-02  215

导读:■代表话发展市人大代表李命山:奋力开创千亿长丰现代化建设新篇章2022年,长丰县全力打造全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新高地,历史性实现全年工业产值超千亿、单月工业产值超百亿、亿元企业超百家,百亿企业突破3家,上市企业花开4朵,比亚迪、中创新航、优信汽…

■代表话发展

市人大代表李命山:

奋力开创千亿长丰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2022年,长丰县全力打造全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新高地,历史性实现全年工业产值超千亿、单月工业产值超百亿、亿元企业超百家,百亿企业突破3家,上市企业花开4朵,比亚迪、中创新航、优信汽车3个百亿项目一年内建成投产。

踏上新征程,长丰将锚定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长丰冲刺千亿”目标,坚持产业、科创、资本“三箭齐发”,改革、人才、生态“三驾齐驱”,为民、为企、为基层“三为一体”,工程化、项目化“点线位”抓推进,责任制、闭环式“督帮一体”抓落实,奋力建设制造强县、科创强县、农业强县,奋力实现全域协调新突破、环境品质新突破、治理效能新突破,奋力开创千亿长丰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市人大代表陈华:

狠抓任务落实 促进庐阳高质量发展

2023年,庐阳区将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

持之以恒抓创新。落实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建设三年行动任务。构建“一城三园”创新空间,加快智能育种加速器、未来创谷等项目建设。抢抓合肥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历史机遇,科创基金规模超200亿元。转型升级强产业。围绕重点产业链,抓好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和大健康等产业和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科创服务业,打造新兴产业集聚地。实施高成长性企业培育工程,净增国家高企100家以上。精雕细琢提品质。推进老城“减法”专项行动,创新文商旅产业融合路径;开展老字号新网红活动,宣传合肥本地品牌;打造淮河路步行街“席地而坐”示范区域,统筹推进老城更新,建设宜游宜居活力城区。

市人大代表秦远望:

打造“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深化改革开放。合肥经开区将聚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阔步迈向“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高质量发展现代产业。加快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集成电路先进制造基地建设,做大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继续实施“创转升”。高效率推进科技创新。发挥科技园区平台作用,构建清华、天大、哈工大等成果转化生态圈。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加强自贸区建设,以制度创新推动开放共赢。力争派河国际物流园开航运营,做优综保区等开放平台。推进国际货运中心建设,机场二期全面开工。高标准提升城市能级。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人居环境,将南区打造成先进智造产业高地和国际化品质都市区,全面提速北区建设。

市人大代表何琼: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2022年,合肥坚持科学精准防控,因时因势优化防控措施,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疫情防控保持平稳有序。这一年,健康合肥步伐不断加快,培育江淮名医、学科带头人近200名,建设省市重点专科69个,80%社区医疗中心建成紧密型医联体。奋斗饱含艰辛,成绩来之不易。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合肥将实施卫生健康计划,加强居民健康管理和服务,加快建设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积极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和健康城市。目标已定、方向已明,我们将持续夯实基层卫生服务网底,深化医联体建设,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好医”“治好病”,不断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市人大代表毛四方:

助力更多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生金”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院、单原子材料研究院组建挂牌,35家协同创新平台孵化科技型企业超千家;新增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14家、居省会城市第六,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8200家、增长近七成……2022年,合肥稳中求进、难中求成,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创新引擎释放强劲动能。

过去一年,我所在的安徽长三角数据感知与治理研究院积极对接优质科技产业项目,组织科技项目团队与政府部门、投资机构进行洽谈,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作出贡献。

2023年,合肥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安徽科技大市场运营水平,转化科技成果3500项以上,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1100亿元。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将围绕重点产业领域,持续开展科技交流活动,助力更多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生金”。

·本报记者 谢芸 苏龙鹏 华新红·

■委员话发展

市政协委员夏向东:

努力做好人民政协提案工作

2023年,我们要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好人民政协提案工作。

我们要提升政治站位,发挥好功能型党支部作用,通过多种形式,用理论武装、政治引领贯穿提案工作“提、立、办、督、评”全过程。

我们要提升履职实效,严格立案标准,完善审查程序,强化督办协商,既通过提案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又通过提案办理进一步增进共识。

我们也要提升工作水平,系统谋划工作布局、总结经验做法,积极探索提案工作创新举措,推进提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信息化建设。

我们还要提升服务能力,加强与办理单位沟通协商,强化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联动,形成整体合力。组织驻肥高校、专家、学者、智库参与,开门办提案,全面提升提案工作水平。

市政协委员韦建华:

推动巢湖综合治理不断立体化、纵深化

近年来,巢湖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合肥坚持系统治理,优化整合巢湖大统管机制,系统实施“五大工程”“四源同治”,开工建设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环巢湖鸟类种群创有数据以来最高纪录。

2022年,市政协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巢湖综合治理持续建言资政,提出大量有针对性的对策,并转化为治理实策。2023年,市政协将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着眼巢湖综合治理大局,开展“巢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和保护工程建设”重点协商,助推“山水工程”全面推进,推动巢湖综合治理不断立体化、纵深化。

市政协委员王强:

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2023年,我们要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围绕民主与团结两大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城市民族工作”为重点开展专题协商,增进共同性。

我们将就“加强宗教场所规范化建设,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开展民主监督,始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同时,加强与省政协民宗委工作衔接,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及民生关注重点方面开展调研活动。

我们要立足政协职能,进一步探索专委会工作特点和规律,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

我们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市政协委员谢小芬:

加大科研投入 助力乡村振兴

2022年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合肥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开工建设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环巢湖鸟类种群创有数据以来最高纪录、PM2.5浓度实现“九连降”,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这些成绩都来之不易。我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也是这一成果的分享者,深感自豪。

目前,我们在省、市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正在肥东县长临河镇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探索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并已取得一定成效。2023年,我们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研发更多适合农村的新技术、新产品,助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市政协委员徐华玉:

迎接合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在2022这个极不寻常的年份,合肥难中求成。令我印象最深的,一是战新产业快速发展,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84%;二是民生福祉更加殷实,城市大建设投资首超千亿,42公里二环高架全线贯通,城市生命线“合肥模式”全国推广,十项暖民心行动资金投入量、任务完成数全省领先,社区“三公里”就业圈成为全国经验,成功入选“202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作为一名旅游从业者,我坚信2023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更加系统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工程,培育精品民宿群、网红打卡地。我们要牢牢把握机会,充分利用好合肥周边,尤其是环巢湖区域的民宿等乡村旅游资源,为合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到来做好充分准备。

·本报记者 李想 刘全超 朱震宇·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5ihefei.com/read-2458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