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粮 种好粮

合肥在线2023-03-30  111

导读:3月27日,在肥东县八斗镇南桥社区王汉如家庭农场育苗基地,工人们正在搬运秧苗托盘入大棚培植。  近年来,该镇通过“合作社+农户”形式推广规模化机械化育秧插秧、侧深施肥、太阳能杀虫灯等农业科技种植,为农户提供耕种、管护、收割、收购等一条龙服务…

2aec0cbc-61a2-4daa-a317-fc83bfd1252e

3月27日,在肥东县八斗镇南桥社区王汉如家庭农场育苗基地,工人们正在搬运秧苗托盘入大棚培植。  

近年来,该镇通过“合作社+农户”形式推广规模化机械化育秧插秧、侧深施肥、太阳能杀虫灯等农业科技种植,为农户提供耕种、管护、收割、收购等一条龙服务,提高规模化效益,增强种植的防风险能力,引导农民从传统种植向现代农业科技种植转型。

记者 郭如琦 通讯员 高德升 摄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2022年度,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788万亩,粮食总产294.8万吨,实现了省级下达的粮食面积、产量任务“双完成”,产量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五。前不久,2022年度全省各市落实粮食安全目标责任考核结果公布,合肥被评定为“优秀等级”。

人勤春来早,不负好时光。

压实责任,稳定生产面积;规划好、建设好、经营好、管护好高标准农田;开展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合肥正季季接续,茬茬压紧,环环紧扣,全力保持粮食稳产增产好势头,用一个又一个丰收,让“米袋子”拎得更稳。

党政同责种足种满

室外,春雨纷纷。室内,几名工人围着育秧机,添加营养土、种子、搬运托盘;自动化育秧机上,铺土、播种、覆土几道工序一气呵成……

春分节气,种粮大户彭瑞生家的育秧工厂中,上演着一幅人机协同作业的勤劳画卷。新一年的双季早稻,就此开始萌芽,寄托着丰收的美好愿景。

家住庐江县乐桥镇的彭瑞生,流转土地种植水稻、小麦接近10个年头,现有农田1300多亩。今年,他准备种植1000亩早稻,足足比去年多了400亩。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镇里、村里都很重视,挨家挨户进行了摸底,压实粮食种植面积。现在对双季稻种植的补贴力度更大了,我们越干越有劲。”彭瑞生边忙边说,去年年底他就购买了种子、有机肥等农资,农时一到立马动工,片刻不耽搁。

粮食产量,首先得看面积。面积稳住了,才能谈收成。

“双季稻是提升全市粮食产能的关键一环,且全市主要种植区域在我们庐江县。我们根据往年台账、农调数据,将任务面积落到了每一个田块。”庐江县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吴晨阳说。据统计,今年该县双季早稻种植面积达53万亩,较去年增长1.5万亩。

在吴晨阳看来,早稻面积稳中有增的背后,还与市里的支持政策密不可分。去年底,市里出台强农九条,明确支持发展双季稻,对集中连片50亩以上的双季稻,每季稻给予100元/亩补贴。这意味每亩补贴比2022年多了100元。“受此影响,县内尤其是庐南双季稻区农户踊跃发展双季稻。”

当前,庐江县育秧工作接近尾声,预计下月中下旬机插秧工作全面铺开。

多种粮,种好粮。近年来,我市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将粮食生产任务分解下达至县乡村,层层分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守牢“米袋子”。

根据目标任务,今年我市粮食播种面积788万亩,粮食目标产量294.65万吨。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粮食生产稳字当头,关键要稳住种植面积。我们已制定《2023年全市粮食生产实施方案》,逐级建立粮食生产任务落实情况台账,确保种足种满。”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处(局)负责人说。

我市将严格执行国家稻谷补贴等政策,落实集中育秧设施建设补助、300亩以上规模种植户补助;优化农业生产发展、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等财政资金安排使用,向粮油生产倾斜支持,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

“市级将强化粮食安全考核结果应用,将其成效纳入粮食安全责任制、乡村振兴战略实绩等考核,激发各地稳定发展粮油生产工作的内生动力。”该负责人说。

广建良田夯实基础

耕地和种子是粮食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写好这两篇文章,对于粮食稳产增产来说,无疑是如虎添翼。

一场春雨过后,长丰县杨庙镇大路村的3000多亩麦田中,拔节生长的小麦叶片肥厚,阵风吹过,绿浪翻滚。“2020年,我们整村推进,建设了6000多亩高标准农田,土质提升了,同时适宜机械化、规模化种植。”大路村党支部书记董永含说。

在此基础上,大路村与安徽农垦建立了村企联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工作机制,即由安徽农垦负责“资金+技术”,村集体合作社负责“组织+协调”,职业农民负责“管理+生产”,三方共种一块“高产田”。

“以前有很多田撂荒了,现在除了设施大棚外,其他都用于种粮食和育种。从最近两年的情况来看,产量稳步提升。这主要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董永含坦言。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数据显示,合肥拥有耕地面积722.7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618.5万亩。目前,全市高标准农田占耕地面积的54.8%,占永久基本农田的64.7%。高标准农田已成为全市粮食生产的“压舱石”。

田成方、渠成网;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产量高、生态美……开年以来,我市高位推进,系统规划好、建设好、经营好、管护好高标准农田,让“压舱石”更稳更强。

“我们将以‘小田变大田’集成改革为动力,重点补上土壤改良、农田灌排设施等短板,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该负责人介绍,今后三年,全市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120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00万亩,力争到2025年全市高标准农田达520万亩,耕地质量提高0.5个等级。

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我市将推进优质农田向种粮大户、生产企业流转集中,发展规模化经营,同时探索农业生产“大托管”服务新模式,实现农田增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联合攻关筛选良种

一颗小小种子,关乎粮食安全。

“现在农业生产尤其是水稻种植,不仅要追求产量,更要注重品质,提高稻米附加值,这样才能实现增产增收。我们家种丰两优香一号好几年了,产量有保证,口感也很好,一亩田比种普通水稻多赚200元左右。”说起种子的重要性,巢湖市中垾镇种粮大户谢荣如是说。

谢荣口中的丰两优香一号,是一个再生稻品种,由丰乐种业选育。

走进谢荣家的育秧大棚,一个个托盘上,秧苗密密麻麻,透着旺盛的活力。“我们今年准备种150亩再生稻,这个品种的二茬再生能力强,不用施化肥农药,越迟收割口感越好。两茬下来产量接近2000斤。”话语之间,谢荣对自家选种的品种充满肯定。“等田里的麦子收了,今年一季稻我们也是这个品种,大概有300多亩。”

“除了丰两优香一号适宜合肥本地种植外,我们还有深两优828、两优517等中稻品种,无论产量、抗性和米质都不错,近几年在合肥累计推广面积很大,赢得了农户认可。”丰乐种业技术推广人仰幸福说。

仓廪实而天下安,种源强则农业兴。近年来,合肥依托地域资源优势,坚持创新引领,推进保种、护种、育种、引种、用种“五种并进”,“强优势、补短板”,全力打造“种业之都”,保障粮食安全。

目前,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7%,优质专用粮食达到520万亩,主要农作物亩均产量由“十三五”的495公斤增加为587公斤,增幅20%。

“我们将突出‘五种并进’,开展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到2025年新培育10个左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粮油突破性品种。”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此外,我市还将培育引进筛选适宜巢湖流域、江淮分水岭的优质品种,让粮油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

一线指导科技强农

沉到田间地头,精准服务,全力护航粮食安全。

眼下,合肥粮田之间,除了忙碌的农人,还有农技人员奔波的身影。

农谚曰: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肥东县八斗镇军王社区种粮大户程瑞祥家的300多亩小麦正处于拔节孕穗期。站在田埂上,放眼望去,一片绿色。

“拔节孕穗期要加强田间管理。最近阴雨天气较多,要及时清沟理墒,保持沟系畅通,减轻渍害,保根护叶防早衰。同时要根据苗情长势,分类合理追肥……”肥东县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王德兵边查看苗情边说。

“今年麦子长势还不错,不过农作物生长周期长,从播种到丰收,中间有不少坎要迈。身边有经验丰富的专家指导,我们心里自然踏实些,有底气种好粮。”程瑞祥说。

精准发力,科技强农。成立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科技特派员办公室,乡镇设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行政村设科技特派员工作室……近年来,我市形成了全市上下联动的科技特派员工作机制,全市选派1290名科技特派员,一对一服务全市1137个行政村。

广大科技特派员围绕小麦、油菜、玉米等,全程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广泛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新模式。2022年以来,全市组织科技特派员培训农户3.57万人次,推广应用农业“四新”科技成果503个。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力争到2025年建设科技特派员工作站200家以上。

“我们将加强苗情监测点建设,及时组织专家会商,分析和把握全市粮油大宗作物生产动态和形势,科学指导全市粮油作物生产,有效提升种植水平。同时推动农科教多部门协作、农机农艺等各行业协同,落实技术联系人制度,做到每个田块有人盯、每个技术攻关有人管、每项技术有人推。”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将在全市建立粮食作物“四新”成果示范基地10~15个,全面推进粮食作物优质绿色高效生产。

放眼广袤田畴,新的丰收正在生根发芽。

·本报记者 华新红·

“湖畔点经”融媒体工作室 出品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5ihefei.com/read-38535.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