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里科气”牵手“文里文气”

合肥在线2023-04-14  132

导读:小朋友现场感受科技的魅力。活动现场满满科技范儿。活动现场,市民身着汉服来一场“穿越”之旅。◤4月9日,周日,合肥一位年轻妈妈,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段文字:“参加完活动,娃一回家就静静地在房里画了一张宇航员的画。这莫非就是在心中种了一颗科技种子…

小朋友现场感受科技的魅力。

活动现场满满科技范儿。

活动现场,市民身着汉服来一场“穿越”之旅。

◤4月9日,周日,合肥一位年轻妈妈,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段文字:

“参加完活动,娃一回家就静静地在房里画了一张宇航员的画。这莫非就是在心中种了一颗科技种子?”

是的,和这位普通的市民一样,这场活动在不少合肥人的朋友圈“刷屏”了,“科里科气”与“文里文气”美美与共的精神盛宴,成为记忆的关键锚点。

AI、机器人、超导磁悬浮实验、非遗、皮影戏、乐迷聚集在一起,共享艺术的盛宴——这是2023年合肥市首届科技文化艺术节的场景。

科技与文化相得益彰,勾连丰沛场景应用,接驳起满满的“科技感”与“文艺范”,引得人们久久驻足。

这场包罗系列科技文化艺术的活动,缘何在今时今日的合肥产生这场“聚变”?◢

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

两种越来越清晰的城市气质

科技与文化,看似水与油一般泾渭分明,如何产生了彼此相融的“乳化现象”?

这个问题,或许可以走进真正的科学内核寻找答案。

1954年,杨-米尔斯理论横空出世,一声席卷物理学界的“惊雷”,在没有已知解的情况下,向人类文明发出振聋发聩的巨响,颠倒了物理学的研究方式。业界评价其贡献超越了诺贝尔奖。

复杂的物理世界得以被人们游刃有余地“远眺”,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研究,自此开启新的征程。

然而,人们很难想象,这一精妙的模型,伊始是由“审美”发起。其提出者之一杨振宁先生一生追求方程的对称美,他把这种思想在理论中发扬光大。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杨-米尔斯理论,是一种审美思想开出的科技之果。

当科技与美“牵手”,浩瀚天地间,便擦出了绚烂的“烟火”。

在合肥,“科里科气”与“文里文气”两者相辅相成,在时空的经纬中,选择将其沉淀为独一无二的城市气质。

可以说,文化中带有科技创新,科技中富含文化底蕴。科技创新已成为合肥最突出的城市气质、最靓丽的城市名片,成为合肥最显著的文化符号。

不过,此次合肥市首届科技文化艺术节只是打造文化符号的一支“进行曲”。

今年上半年,“合肥之春”2023非遗传承·戏曲歌舞晚会恰似一幕开场序曲,融合科技创新元素和非遗文化魅力,成为合肥乃至安徽历史上首次全景式艺术化展示一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盛会。

“没想到非遗还能这么燃!”现场,观众席上的惊叹声不绝于耳。曾在北京冬奥会上绽放惊艳的“雪屏幕”所使用的全色激光投影显示技术,在晚会上大放光彩。利用全色激光投影,结合纱幕和其背后的全息投影技术,晚会实现双重视觉效果,可谓艺术与高科技的完美结合,极具观赏性。

城市气质从不是一蹴而就。有高端的科技创新,有深沉的传统文化,二者各美其美,发生了神奇的“化学反应”,交织交融,美美与共,成为这座城市独一无二的气质。

“科里科气”+“文里文气”

缘何在此刻的合肥盛放?

这是时代必然,也是使命所需。

“科里科气”与“文里文气”的城市气质变得越来越清晰——

文化与科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恰如这场艺术节盛宴,现场6大精彩展区,集逛、吃、玩、看多重感官体验于一身,吸引多家庐州老字号、数家头部科技公司,两相辉映,在艺术氛围中,尽展科技美感。

此次艺术节活动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视觉艺术展“缠绕”,沿庐州意库北边排列,引得游人络绎不绝前来观展。该艺术展此前在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亮相,获得广泛好评。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科技的进步,也依赖于文化的培育、艺术的滋养。科学与文化从未分离过,从来都是如影随形。”现场观众感慨,感受到了艺术与科学的水乳交融。

今天,人们走向科学,更渴望拥抱科学之美。如何拉近金字塔尖上的自然科学重要成果与公众的认知距离?

文化,无疑是恰如其分的表达方式之一。

合肥选择将“科里科气”作为城市气质,正是将其作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成为科技普及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打开感受科学之美的窗口。

安徽创新馆是全国首座以创新为主题的展馆;合肥科技馆多次荣获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普教育基地”称号;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等不断提升基地向公众开放的水平……

遍布全市的科普教育基地,因地制宜、发挥所长,开展丰富多样、公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服务,为更多人打开科学大门,进一步提升全民科学素养,丰厚的科普科教资源,为科学美育发展积蓄不竭动力。

一场融合因人而起

科学与文化更加紧密相连

一个城市的气质取决于城市的空间主体,即“人”的行为模式是否得到充分的尊重。如果把一座城市的气质看作是因时因势的定格,那么每个人都是融进城市记忆的点滴,沉淀在这座城市的气质中。

正因如此,产城融合的合肥大力挖掘城市气质,亦是源自对人民群众需求的深刻回应: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迫切需要创造文艺新气象、铸就文化新辉煌。

面对这项系统工程,合肥在做一种尝试,也是一种努力:一方面,科学家和文艺工作者密切配合,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带动科学与艺术的创造和绽放;另一方面,科学与文化携手,共同滋养着人们的心智,在人们对世界认知的不断提高中,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近年来,合肥获批建设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试点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2019年进入文旅部认定的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集聚类十强榜单。

“九章”“祖冲之”“墨子号”……当现代化尖端科技的成果被赋予传统文化符号,让合肥科创魅力更具想象的翅膀。

而贯穿两种符号的背后,是这座城市对创新和传承的执着,犹如一艘飞船,正在加速航向星辰大海。

乘势而上,当城市气质播撒在庐州大地,一个崭新的合肥,活力足、潜力大,备受人才和企业青睐。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合肥16.9万人的常住人口增量在长三角城市群中位居第二,仅次于杭州。

科学与文化,更加紧密相连。顺势而为,这离不开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为合肥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成为这座城市强大的软实力,又进一步提升了更高的文化创新需求。

文明的两翼打造美美与共的城市气质

科学和艺术,是文明的两翼。

以“生态+创新”的理念,引进和聚集着最高端的创新资源,合肥用最美的自然生态集聚最高端的创新资源,“科里科气”的美在合肥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在创新驱动的合肥,春天的气息格外浓郁。

蜀西湖边,环绕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科大高新校区;南艳湖边,清华公共安全研究院、哈工大机器人研究院闪亮夺目;八百里巢湖风景美如画,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坐落着安徽创新馆……

湖畔漫步,碧水蓝天、飞鸟翔集。这里除了有看得见的“美”,更有看不见的“美”。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的不仅是游客,更有令人耳目一新的高科技生态链,让好生态成为最美的风景。

而回归“城市文化菜单”,合肥不断满足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城市文化可以有多种打卡方式。

4月8日,“科里科气”文艺进高校专场演出让科大学子们切身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出乎意料的反响也让文艺工作者们有了更多的信心、更强的使命感。

同时,再看合肥演艺集团2023剧院演出季:从今年4月起至12月底,月月都有多场精品大戏登陆合肥,涵盖舞剧、话剧、音乐会多种类型。仅是预告演出单,就已刷屏成了热点。

细细盘点,科技与文化,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描绘着共同的城市“新底色”。

向未来放眼望去,人们在合肥城市气质的塑造进程中拥有了新的体验,也对城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里,科研、产业汇聚,要有事业的更好前景、实现梦想的更加肥沃的土壤;

在这里,各方人才涌入,需要更新、更优的文化让精神充盈;

当人们生活在这座城市,随处可见可感科学之美与文化之美时,或许能够更深切地理解这座创新之城的精神内涵。

踩着时代的鼓点,“科里科气”与“文里文气”美美与共的城市气质正由量变走向质变。在岁月洗礼中凝结成的文化精神符号,生生不息地滋养和拥抱美好未来的希望!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刘畅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5ihefei.com/read-40023.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