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留学生在安徽学种稻 希望让家乡人民自由地吃上米饭

合肥在线2023-08-01  116

导读:在安徽农业大学食堂里,留学生孔七在餐盘里盛上两勺米饭。这稀松平常的动作,在他的家乡卢旺达并不多见。因为大米太贵,大家的主食都是土豆。这个暑假,孔七留校为即将开始的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做准备。三年学习后,他希望带着自己的抗旱水稻、玉米研究成果回到…

在安徽农业大学食堂里,留学生孔七在餐盘里盛上两勺米饭。这稀松平常的动作,在他的家乡卢旺达并不多见。因为大米太贵,大家的主食都是土豆。

这个暑假,孔七留校为即将开始的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做准备。三年学习后,他希望带着自己的抗旱水稻、玉米研究成果回到家乡,让家乡人都能吃上香喷喷的白米饭,就像他的偶像袁隆平那样。

安徽农业大学试验田内,孔七正在查看水稻的生长情况。

安徽农业大学试验田内,孔七正在查看水稻的生长情况。

孔七正在与同学一起做实验。

孔七正在与同学一起做实验。

从田野开始读懂中国

7月,安徽农业大学国家高新技术农业园的一块农田里,碧浪滚滚,水稻长势正好。烈日之下,1993年出生的孔七卷起裤腿,和同学们一起走进稻田。

2019年,申请到中国政府奖学金国别奖的孔七,远渡重洋,只身来到安徽农业大学,进修水稻育种专业研究生。学习的第一关是中文,4位老师从零开始对他进行了集训。一年之后,孔七正式开始了水稻育种的研究学习。

4年的研究生学习过程中,孔七没有回过家。除了疫情因素,也有距离家乡8000多公里的直线距离,让他决定:就在合肥,安心学习。

安徽是农业大省,也是中国重要的水稻主产区之一,聚集了一批优秀的种业企业和研究机构。对有深深稻田情结的孔七来说,这里有丰富的教学实操与技术应用机会。

孔七的专业研究方向是抗旱水稻育种,因为自己的家乡卢旺达在非洲内陆,不靠海,虽然气候适宜,但缺水问题突出。他想研究出适合在家乡生长的水稻品种。“在我的家乡,老百姓的主食是土豆,大家不太愿意吃米饭。原因很简单,米饭比土豆贵。”孔七想把适宜在家乡种植的水稻带回卢旺达:“我想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样,让家乡人民也可以自由地吃上米饭这个主食,而不再需要考虑它的价格。”

实验室内,孔七正在做实验。

实验室内,孔七正在做实验。

教室内,孔七正在修改论文。

教室内,孔七正在修改论文。

试验田内,看着长势喜人的水稻,孔七开心地笑了。

试验田内,看着长势喜人的水稻,孔七开心地笑了。

将技术和友谊带回家乡

不远万里来到安徽农业大学,孔七格外珍惜学习机会。从早到晚,他要么在实验室里做实验,要么想办法“开小灶”,解决学习中的困惑。

今年夏天,孔七的研究生学习结束,原本要回家的他,在微信视频聊天中告诉家人:自己决定继续留在中国,开始博士研究生的学习。他的研究重心将在玉米上发力,玉米同样是孔七的家乡很需要的作物。

孔七的努力,博士生导师宋有洪都看在眼里。早在报名初期,留学生就需经过层层筛选,而孔七如此顺利的背后,源于自身对专业的刻苦钻研和踏实肯干的学习态度。

宋有洪说,中国的水稻、玉米研究技术在国际上吸引着越来越多非洲、中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学习深造。宋有洪非常期望他们通过在中国的学习,回到家乡后可以有一番作为,成为中国与世界紧密的连接。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在“一带一路”上,中国递出了一张张农业新名片。让杂交水稻造福世界,是袁隆平院士的梦想。自1979年起,杂交水稻远播五大洲近70国,为各国粮食增产和农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随着一粒粒的种子生根发芽,中国经验将造福更多世界人民。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王书浒 周文丽/文 李福凯 王浩/摄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5ihefei.com/read-4828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