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新”厚积得胜势

合肥在线2023-08-19  75

导读:美菱技术人员展示生产管控预警平台。记者 苏玲 摄航拍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记者 张大岗 摄“灯塔工厂”——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车间。  记者 张大岗 摄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全景。记者 张大岗 摄比亚迪合肥基地项目整车下线。…

美菱技术人员展示生产管控预警平台。记者 苏玲 摄

航拍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记者 张大岗 摄

“灯塔工厂”——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车间。  记者 张大岗 摄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全景。记者 张大岗 摄

比亚迪合肥基地项目整车下线。记者 张大岗 摄

产业,决定了城市的发展与更新!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要深刻把握发展的阶段性新特征新要求,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

三年来,合肥坚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产业强市”不动摇,着力提升合肥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潮平海阔写华章。今日合肥,正以不凡的前瞻性和干事创业的魄力决心,坚持下好创新“先手棋”,聚力“芯屏汽合”“急终生智”,实现“换道超车”,挺起先进制造的“硬脊梁”,奋力在高质量发展中闯出新路。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走进海尔卡奥斯智控互联工厂,人们印象中的机器轰鸣、人来人往的热烈生产画面,已被一个个大屏、一串串数字、一张看不见的端到端“供需网”所代替。

今年1月,新一批全球“灯塔工厂”名单发布,合肥海尔卡奥斯智控互联工厂成功入选,成为国内智能控制器行业首座“灯塔”。“今年上半年,我们公司依靠‘灯塔工厂’的影响力以及超强的研发能力,实现了逆势增长,营收增速超22%。”海尔卡奥斯合肥智控互联工厂总经理汤志强告诉记者。

“灯塔工厂”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代表当今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截至目前,合肥已拥有联想集团合肥产业基地(联宝科技)、合肥海尔卡奥斯智控互联工厂等4家“灯塔工厂”,位居全国第二。

近年来,合肥以“工业互联网+先进制造”为路径,聚焦平台建设、应用推广、生态营造等重点领域,加快传统制造业“智改数转”。同时,在国内率先出台智能工厂和数字车间建设方案,创新实施“万千百”工程,引导企业运用机器换人、柔性制造等模式,提高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如今在合肥,智慧工厂随处可见。车间里几乎见不到工人,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灵活的智能机械臂;一块大屏幕,就能看到各条生产线的实时动态……“目前,全市累计建成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85个,完成200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诊断,为企业‘量身定制’数字化转型方案路径,年内将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累计实现1.7万家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市经信局工业互联网处副处长孙勇说。

在“智改数转”的新浪潮下,合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另一“秘诀”是创新。

今年8月14日,合肥本土家电企业美菱推出新品——冻鲜生系列冰箱。这款新品创新研发顶置恒温鲜冻系统,采用顶置恒冻、柔风锁鲜、冷冻恒湿三大技术,颠覆传统冰箱“忽冷忽热、反复冷冻”的技术原理,实现鲜肉细胞表面“无风感有动感”。

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学院提供的数据显示,相比于普通冰箱,冻鲜生冰箱里面的食物,细菌滋生降低50%,挥发性盐基氮降低30%,特别是鲜味营养物质流失率减少50%。“而这一切的背后,是我们始终坚持创新。”美菱总裁钟明说。

创新,让传统家电企业不断实现迭代升级,也让合肥家电这一“起家”产业、“当家”产业一路“开挂”,不断前行。目前,合肥已汇聚了海尔、美的、格力等世界500强企业,中小企业更是群星璀璨,“四大件”总产量连续12年位居全国城市首位。

“今年上半年,合肥市家电产业也显示出快速增长态势。‘四大件’累计产量同比增长15.2%,产业增加值增速增长10.1%。”市经信局经济运行处处长王晓慧说。

“合肥遵循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规律,保持战略定力,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清华大学教授张百哲说,这为城市发展抢占了先机,赢得了主动权。

新兴产业风生水起

今年4月12日,江淮汽车发布了全新新能源乘用车品牌——江淮钇为,并发布首款车型钇为3,为企业在新能源汽车跑道上增添了一股强劲动能。“在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江淮汽车历经九代技术、四代产品,积累了领先的三电核心技术,全系列车型均实现了新能源布局。”江淮钇为副总经理汪光玉告诉记者,今年前7个月,江淮汽车累计销量32.94万辆,同比增长18.07%,而这中间的新能源汽车板块有着近20%的增长。

不仅仅是江淮,8月1日,蔚来公布2023年7月交付量,共交付新车20462台,同比增长103.6%,环比增长91.1%,创历史新高,其中,全新ES6交付破万台,创蔚来单车型月度交付量纪录。

比亚迪、长安等各类汽车生产线同样红火,多款“合肥造”不断下线,走向全国,销往全球。

汽车,是安徽的首位产业。作为全省乃至全国汽车产业重镇,合肥正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之都。围绕新能源汽车领域,目前,合肥已形成涵盖整车、关键零部件、应用配套、后市场的完整产业链,获批新能源汽车换电试点城市、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

今年上半年,合肥汽车及零部件增加值同比增长超130%;前7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量37万辆、增长近4倍,跃居全国城市前5位,这还只是汽车产业——“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的1/8。

近年来,合肥抢抓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以创新聚变助推产业裂变,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跨越发展,“芯屏汽合”“急终生智”产业地标更加亮眼。

以京东方、维信诺为牵引,合肥相继建成京东方6代、8.5代、10.5代线,维信诺柔性显示6代线等一批百亿级项目,实现了“从沙子到整机”的全链条布局,是国内产业链最完整、技术水平最先进的集群。

围绕龙头企业,合肥引进集聚了联发科技、通富微电等一批集成电路产业重大项目,构建了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新材料的完整产业链。

还有人们熟知的科大讯飞、华米科技,合肥在智能语音、可穿戴智能终端形成国际领先优势……

2022年,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支撑经济总量突破1.2万亿,工业投资增速、新增规上企业数创十年新高。

“合肥市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三个产业入选首批国家战新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光伏、生物医药、城市安全等产业蓬勃发展,打造了一批现象级产业地标,‘大力培育发展战新产业’工作连续五年获国务院表彰激励,次数居全国城市首位。”市发改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处处长陈思说。

“技术的发展从来都没有边界,一直在不停地往前走。”清华大学教授魏少军坦言,多年来,合肥在发展新兴产业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做法,找到了一条正向循环的道路。可以预见的是,在持续不懈的努力之下,这座城市的未来将更加亮眼夺目。

未来产业前景可期

时间的齿轮向前转动,发展的步伐从未停息,开拓新赛道已经成为抢占发展先机的“探路石”和“加速器”。

量子信息、空天技术、未来能源、下一代人工智能……当前,合肥正在积极加快布局这些未来产业,擘画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作为中国唯一具备工程化量子计算机交付能力的企业,本源量子掌握着超导和半导体量子计算“全栈式”研发能力。本源量子副总裁赵雪娇深有感触地说,作为在合肥成长起来的企业,得益于合肥量子科技良好的科研环境和营商环境,本源量子实现了快速发展。

“当前,我们正在发力打造中国量子芯片设计与生产制造链,已成功开发出国产自主量子芯片设计软件本源坤元及国产量子芯片无损检测、激光修复等核心硬件设备,实现了中国造量子芯片从设计到制造全套工具链的整合与协同,软硬件的深度整合使量子芯片的设计制造过程更加系统、完整和高效。”赵雪娇说。

近年来,合肥市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契机,制定了《合肥市量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年)》,在创新支持、成果转化、试点工程、场景建设方面多管齐下,培育出国盾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型企业,加速量子科技成果从“落地生根”到“开花结果”。

量子产业初长成,合肥又将目光瞄准了浩瀚星空。

由众多低轨道卫星组建的互联网卫星通信星座是未来下一代通信的发展趋势之一。位于合肥高新区的安徽矽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好的射频毫米波芯片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射频毫米波芯片以前一直受制于国外,我们通过自主研发,比如检波器芯片之前一颗需要13000多元,我们研发出来的产品成本只是原来的1/3。”该公司研发工程师张志涛说。矽芯微还自主研发了专门针对卫星通信终端应用的波束赋形芯片,真正做到了卫星通信收发组件的单片化,便于微带天线集成制造,也便于调试和大批量生产,大大降低了卫星通信收发组件的成本,实现了卫星通信终端应用的小型化和低成本化。

“合肥市的空天信息产业主要由上游卫星和火箭设计及制造、卫星发射基地建设,中游地面设备制造、卫星运营服务,下游数据应用等组成,应用场景丰富。”市投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1年底以来,合肥新签约空天信息类项目40个,协议投资额超300亿元,汇聚空天信息产业关联企业、创新平台超80家,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紧抓空天信息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期,合肥计划将其打造成产业新地标,一片“千亿”蓝海广阔而清晰:根据《合肥市“十四五”空天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合肥力争在“十四五”末,形成100亿元左右规模的卫星制造产业、500亿元规模的“通导遥”数据综合应用及配套产业,全产业链规模达1000亿元。

“合肥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瞄准超导技术、精准医疗等前沿领域,打造一批领航企业、尖端技术、高端产品,用未来产业赢得城市未来,争取在助力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彰显合肥更大担当。”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报记者 赵俊松·

记者手记

全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抢滩布局未来产业……合肥对产业的远见,不仅表现在布局“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等新兴产业,还在于超前谋划一批未来产业。

如今,合肥产业发展不断向高端化转型,一条条产业链正纵向成链、横向成网,让这座城市拥有了源源不竭的活力和无限可能的未来。

这势头,充满希望,充满力量!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5ihefei.com/read-4904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