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天下徽商,归乡!

合肥在线2023-12-20  69

导读:新能源汽车领域流传着一句戏言:召开行业大会,“安徽味”最浓。虽是戏言,但仔细想来也有几分道理,毕竟李斌、王传福、尹同跃、余承东、李缜、方运舟……一众“舵手”均来自安徽。海内十分宝,徽商藏三分。明天,2023徽商助力安徽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徽商总…

新能源汽车领域流传着一句戏言:召开行业大会,“安徽味”最浓。

虽是戏言,但仔细想来也有几分道理,毕竟李斌、王传福、尹同跃、余承东、李缜、方运舟……一众“舵手”均来自安徽。

海内十分宝,徽商藏三分。

明天,2023徽商助力安徽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徽商总会成立大会将在合肥召开。家乡话,话家乡,届时现场一定徽味十足。

谈笑风云间,徽商正迎来另一个意义的回归。

天鹅湖文化商务区夜景(资料图 合肥市委宣传部供图)

A

安徽之外还有个“安徽”

最早一批走出去的安徽人,大多是被逼的。

大约在宋代,那时候,一日三餐是最朴实的夙愿。可是一山连一山的徽州闭塞封闭,不能满足这基本的需求。田少人多导致粮食匮乏,一部分人不得不翻山越岭外出求生,干的活儿也是最被瞧不起的行当:买卖。

因为吃过苦,所以一直拼,最后拼出了“中国十大商帮之首”的徽商。

胡雪岩、李宗眉、江春、张小泉……历经数百年,依然是传奇。明代“顶流”编剧汤显祖曾写过一首诗,诗名《有友人怜予乏劝为黄山白岳之游》读起来拗口,但诗句却很熟悉: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历史,总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改革开放之后,一批又一批的安徽人闯进了经济最为发达的“北上广”。

1995年,被《福布斯》列为内地富豪第8位的史玉柱,打算在珠江西岸修建巨人大厦。他压根没想到,在江对岸的深圳,三位安徽老乡押上身家正在创业——砀山人李西廷怀着“让中小医院用上更好更便宜医疗设备”的初心,创办了迈瑞医疗电子有限公司;辞掉了国企“金饭碗”的无为老乡王传福,带着表哥吕向阳给的启动资金,创办了制造镍镉电池的比亚迪;潜山人王文银更有魄力,外企高管的职位、百万年薪不要了,自己开了一家名叫携威实业的企业,产品是电源插头。

比亚迪工厂。周杰 摄(图源:安徽图片网)

史玉柱的故事,起起伏伏,但安徽老乡们的劲头却越闯越足。

今年的《胡润百富榜》,广东八位千亿富豪中,安徽人占了一半。他们分别是:身家1500亿元的吕向阳夫妇、身家1450亿元的王传福、身家1100亿元的李西廷和身家1100亿元的王文银。

把目光从珠三角拉到长三角,故事同样精彩。

天长人张近东在南京创办了苏宁电器;太湖人李斌在上海创办了蔚来汽车;桐城人方运舟在浙江创办了合众新能源;金寨人董经贵在无锡创办了雅迪控股;桐城人祝义财在南京创办了雨润集团……

另外,北漂的安徽人也很坚韧能干。

北航毕业的合肥人唐斌森“玩转”了“开心农场”后“种植”下了“元气森林”;揣着10万美金、留美归来的合肥人杨浩涌创办了赶集网,后来直接带队二度创业“杀入二手车电商”,卖车像卖瓜子一样轻松。

安徽之外,果真还有个“安徽”。

元气森林智能柜提供无人零售场景,深受年轻人青睐。(企业供图)

B

有燕归来是为“新徽商”

也许是“北上广”的安徽故事太精彩,吸引住了大部分的镁光灯。

殊不知,“闷头长跑”的合肥也成为一片热土——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三大产业入选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智能语音产业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新型显示、智能家电、高端装备、人工智能六大千亿新兴产业集群快速崛起。全国50%的新能源叉车、20%的液晶显示屏、8.5%的新能源汽车、5%的光伏组件来自“合肥制造”。

直到“有燕归来”,我们才发现,原来身边的风景竟然这么美。

“过山车式地体验了一把飞驰人生”的李斌,在蔚来总部落户合肥之后立刻化身为“城市招商专员”,众多场合“见到每一个人,都要跟他说‘你赶紧来合肥’。”巧的是,2022年央视《对话》的一场访谈里,王传福将李斌的这句话听进了心里。

蔚来汽车生产线。全媒体记者 张大岗 摄

一期项目从谈判到签约仅用时23天,签约到开工仅用时42天,从开工到整车下线用时10个月,这是比亚迪抢抓机遇所创造的“奇迹”,也是一座城市营商环境全面优化的“速度”。

“不要东奔西走,就在安徽干到底”,这句话通过口口相传而迅速发酵。

体会最深的要数国轩高科的创始人李缜,赚到第一桶金的他在2005年看准了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市场前景。随着安徽“汽”势的勃发,仅用十年时间就把企业做到了“中国动力电池第一股”。

还有这样一群外乡人,在合肥完成学业然后创业,成为了徽商。

杭州人曹仁贤,人生最浓墨重彩的经历留在合肥——在合肥工业大学学习和工作了十一年后,在一间不足20平米的小房间里创办了阳光电源,然后用全球市场份额来击碎传统能源绿色、安全、经济的“不可能三角”。

长春人周雷,中国科大博士毕业后勇敢地踏上了“量子科技”这片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无人区”。初露锋芒后,带领团队参建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十年磨剑,曾经“孤勇”的“拓荒人”最终在量子大道上留下了自己的追梦故事。

……

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徐旻昊 摄(资料图)

这些徽商,含“新”量十足。

——前不久,安徽省发改委也发布了一组数据,与徽商有关。

今年前三季度,安徽亿元以上在建徽商回归项目有415个,徽商投资额达1142.5亿元。这些项目中,十大新兴产业领域实际到位资金480.4亿元,占比达78.5%。位列前三的行业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

C

独行快但众行更远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此时“归来”,新徽商的选择值得思考。

家乡情怀,人之常情,这自然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今年的天下徽商圆桌会议上,来自全球的20多位知名徽商企业家、投资人围绕“科大硅谷”建设等议题建言献策,并纷纷表达了回乡的意向。

带着企业一起返乡,更重要的是家乡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好势头。

科大硅谷。(资料图)

这两年,合肥成为不少党政代表团的考察地,一看科创二访产业三探发展之道。今年前三季度,合肥交出的GDP成绩单也很喜人:9218.6亿元!总量居全国城市第19位,较去年同期前移两位,创下历史同期最好成绩。与此同时,前三季度合肥GDP同比增长6.1%,居长三角8个万亿城市首位。

势头让人心动,主打“真诚牌”的营商环境则促使人行动。

从众多企业的点赞中赢得口碑,合肥其实只做了一件事:换位思考,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

——需要产业基础。合肥把握国家的政策导向、产业发展方向和技术变革的走向,培育地标产业;需要温暖沃土。合肥围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全面发力,提供“四有服务”;需要干事氛围。合肥不断完善“四个生态”让交流常来常往,合作难舍难分,以心交,收获信任;以情交,拨动心弦。

难怪,“落叶归根”的佳话一再上演。

中国历史学家傅衣凌,或许没想到,自己带动了一个研究热点。

他在1947年首次提出的“徽商”概念,吸引了一众学者。今年世界制造业大会期间,《徽商发展报告2023》发布显示,全球共有各类徽商组织496家。

重农轻商的时代,徽商为何能兴盛两个朝代,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这个问题,学者们大致给出了两点解释:一是重视教育,素有“习儒而旁通与贾”的美誉;二是经营有道,“以诚待人、以信处事、以义取利、以善为本、以德为基”。

一脉相承、血脉相连。在“新徽商”身上,我们也看到了这两点:学而时习之,懂得审时度势;与有志者同行,方能做大做强。

独行快、众行远,当下就是发展最好的时机。

白雪皑皑的深冬,这场相聚让千万人更加懂得珍惜重逢的意义:不是嘘寒问暖,而是抱团取火,为了一起聚力,一起开拓。

此时的合,是合肥的“合”,也是徽商合力的“合”。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乐天茵子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5ihefei.com/read-5600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