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肥东包公故里 探寻包拯成长印记

合肥在线2023-12-27  59

导读:.mod-video { background: #FFF; border: 1px solid #EEEEEE; margin: 10px auto; padding: 8px;}.video-content .video-content…

“生旦净末丑,手眼身法步,丝竹管弦鼓,唱念做打舞。”12月9日下午,“少年包青天”2023合肥市校园戏曲优秀节目展演在合肥大剧院多功能厅举办,来自14所中小学的学生依次亮相,倾情演绎了一连串精彩的戏曲作品,其中不乏许多“包公”题材戏曲唱段。

千百年来,随着包公戏曲、词话、小说的传播,包公的知名度愈来愈高,包公祠、包公庙广建于海内外华夏儿女聚居地。然而,许多人并不清楚包公的家乡其实在安徽肥东,包公在这里出生、求学、成长,直至38岁才复仕离家。虽历千年沧桑,肥东县包公镇至今尚留存花园井、荷花塘、凤凰桥、衣胞庙、“九留十三包”、包氏祠堂等与包公有关的诸多遗迹。

位于肥东县包公镇小包村的包公故里文化园

“一塘一井”藏着包拯生活印记

冬日的暖阳温柔而静谧,在乡村巷道穿梭漫步,村户门前圆圆的晒匾里,铺满了萝卜干、雪里蕻等小咸菜,村民悠闲自得地忙活着手中的活计,热闹地话着家常,时光恬静安然。墙角打盹的狗,花坛边玩耍的孩童,还有倚在门边晒太阳的老人,此刻都成了村子里最美的画卷。这里是肥东县包公镇小包村,出生于此的包拯,少年时期也曾在此处苍黛的山川田野里玩耍,度过青春年华。后为侍奉双亲,包拯又辞官回到家乡赡养父母,直至父母离世守丧期满,才复仕离乡。

包公故里文化园内的荷花塘

包公故里文化园内的荷花塘

包拯的大半人生几乎都在家乡度过。作为包公的出生地,肥东县有两个带“包”字的村庄——大包村、小包村。小包村为包宅所在地,有花园井、荷花塘、凤凰山、衣胞庙等古遗址。其中“一塘一井”尤为出名,延续至今仍可使用。

“包公故里文化园是依据史志书记载的包公故居旧址遗迹花园井、荷花塘、凤凰山、衣胞庙等位置选址建设。”为弘扬传统文化“包公牌”,深度挖掘包公文化,肥东县投资近2.2亿元,在包公出生地包公镇小包村打造占地5.01公顷,集人文、生态、文化为一体的包公故里文化园,它以仿宋民居建筑风格为主,尊重自然环境、传统地域文化,与包公历史文化呼应。一系列经过复原、复建,与包公出生地相关的历史遗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寻访,自开园以来,累计接待游客约60万人次。

包公故里文化园内的青年包公像

包公故里文化园内的青年包公像

行走在包公故里文化园内,一边参观包公故居,一边听解说员说故事,千余年前的历史画面仿佛尽现眼前。

荷花塘,原为包公家宅大门正前方的照面塘,据说为包拯之父包令仪所修建,塘中莲藕雪白,甜脆“无丝”。与西边相距百米的花园井并称“一塘一井”,成为包公故宅遗址的重要见证和组成部分。

花园井,原为包家后花园的井水,建于后周显德年间,延续1000多年,井深13米,井筒上部5米和表面为后期修葺,其下8米,宋井特色风格犹存。据称,当年包拯全家与村里人都食用此井中之水,清冽甘美,宜粥宜茶,久旱不干。

“我们小时候都喝过这口井里的水,逢年过节时还会挑井水壮缸(意思就是把家里的水缸装满,聚财聚福)。”在包公故里文化园探访包公生活印记时,小包村的一位村民说。

关于包公的故事,村民从老辈口口相传到如今,都能津津乐道说出许多神奇的故事,外人听来,仿佛依稀看见少年包拯在此生活的印记。

“包拯读书”“无私还羊”等故事传扬至今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肥东人脉之古,文脉之盛,成就了包拯做人有准则、不明哲保身、不同流合污、绝不降格以求的秉性。在这片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的故土,“孝、廉、智、正、忠”的种子正在少年包拯身上萌发。

包公故里文化园内的花园井

包公故里文化园内的花园井

包公的父亲包令仪生长于肥东,不仅自己勤奋苦读,进士及第,做过县令和七品的虞部员外郎,更对儿子包拯严加教育。包拯自小接受了农村塾师的启蒙教育。后为了孩子投师深造,包令仪还举家迁到合肥城内的金斗河南岸。

北宋名臣吴奎在《孝肃公墓志铭》中说,包拯少年时代,“挺然若成人,不为戏狎”。就是说,少年时代的包拯不同寻常,挺然独立,像成年人一样,不进行顽皮的嬉闹。如今,包公镇的老人们在教导孩子时,仍常以“包拯读书”的故事为例。

据说,包拯小时学习写字,坚持每日练习大字百个。一次他随陈妈到远房亲戚家,回到家已是深夜,劳累不已,仍坚持“当日事当日毕”,将100个大字认真练完,将其中写歪的字重新书写熟练后才睡觉。坚持不懈的毅力,也是包拯为官多年能够坚守初心的保障。

位于包公镇大包村的包氏宗祠

位于包公镇大包村的包氏宗祠

包拯还羊的故事亦十分生动。传说包拯6岁时和同村的孩子们一起放羊,回家途中,同伴包小头发现自己家少了一只羊,到家后,包拯发现自家有一只羊不肯进羊舍,怀疑是包小头家的,因此他将羊送了过去。包拯无私还羊的品德在家乡传扬开来。

三十多年故乡生活孕育思想品格

天圣五年(1027年),28岁的包拯“一举甲科,拜八品京官”,被授为大理评事(正八品)、知建昌县(今江西永修)。但因距离家乡路途太远,双亲不便前往,最终上书恳辞。后改监和州(今安徽和县)税,又因父母“乐处乡里,不欲远去”,毅然决然离开仕途,返乡奉养双亲。接下来的10年间,包拯居住乡里,尽力侍亲,从日常饮食起居到出游散心,他都悉心料理。

明道元年(1032年)前后,包拯33岁时,他的父母先后去世,包拯在墓旁搭建草屋,为父母守孝三年,做到了“庐墓终丧”。直至守孝期满,他才在乡邻亲友的多次规劝下,重返仕途。

包公的孝行,受到了当时及后世的肯定和传颂,他的谥号“孝肃”之“孝”因此而来。大文豪欧阳修赞包公“少有孝行,闻于乡里”。司马光称赞“进士及第,以亲老侍养,不仕宦且十年,人称其孝”。

肥东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道德表示,包公一直在合肥老家生活到38岁才正式踏上仕途,人生的一大半时光都在故乡度过,“在故乡的这30多年奠定了他一生成长的思想基础,形成了他基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后人传承“孝肃”家风 包氏宗祠不收门票

“孝肃”是包拯做人的根本,也是包氏治家的核心思想。他在弥留之际修订的《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短短几十字,字字铿锵,振聋发聩。

包拯对于后世的影响深远而悠长。由于包拯曾在安徽、广东、河南、河北多地任职,因此如今不少地区都建有纪念包拯的宗祠,其中位于包公镇大包村的包氏宗祠始建于宋,由包氏家族集资兴建。奇特的是一般宗祠的大门朝南开,唯独包氏宗祠的大门朝北开。相传,包拯因严惩恶吏得罪朝中权贵,他们向皇帝进谗,诬告包拯图谋不轨。为表忠心,包拯将家族祠堂大门朝北,意指包氏“子子孙孙永不面南”,永远效忠朝廷。

包氏宗祠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包氏宗祠采取保护原有文物的方法,进行简单的修缮布展,布展内容以简单、直白展现包公的“孝肃”为主,分别在宗祠前厅和享堂进行展陈,以展现包氏家族文化,孝肃家风传承。开门即见包拯塑像,塑像两侧有王朝、马汉守护,同时前厅就中华包氏、包氏源流、迁移分布、家谱文献、郡望堂号和世界包公祠等内容进行布展。

据了解,目前,在包公镇大包村、小包村有包公后裔数千人。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氏宗祠开放至今从未对外收售过门票。看祠老人表示,作为包公后人,他们也要像包公那样清正廉明,将包公精神代代相传下去。黄燕飞 金玲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5ihefei.com/read-56557.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