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来合肥啦!“君霄组合”同台献艺

合肥在线2024-03-16  67

导读:.mod-video { background: #FFF; border: 1px solid #EEEEEE; margin: 10px auto; padding: 8px;}.video-content .video-content…

3月14日晚,越剧《五女拜寿》在合肥大剧院上演。开场前,剧院门口已然人气爆棚。

这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立团之作”。人物故事饱满、剧情一波三折,为合肥观众带来诚意十足的视听盛宴。更惊艳的是,全网爆火的“君霄组合”——陈丽君和李云霄也在这场合肥的演出中同台献艺。

这部剧演出以来,几乎场场爆满。当“小百花”第一次走进合肥,开票后瞬间“秒空”,观众以“开票即售罄”“一座也难求”,表达着空前的热情与喜爱。这样的场景,在合肥已是常态。

“顶流”舞台演出纷纷来到合肥,热门好戏引发全民围观。

戏与城

顶流好剧为何都来合肥?

“激动!大热的好剧,现在合肥都有安排了!”

正在候场的合肥姑娘小汪是位剧迷,合肥所有的演出信息都“尽在掌控”。

根据今年官宣的演出计划,青春版《牡丹亭》全本、法语原版音乐剧《摇滚莫扎特》、中文原创音乐剧《人间失格》、亲子音乐舞台剧《敦煌奇妙夜》……多部好戏、热剧、出圈人气剧都将集体空降合肥。

更多市民可以在家门口品味精彩绝伦的故事,领略艺术的创新与突破,感受不同文化交织碰撞的魅力。

从去年开始,合肥人的“观剧热”就明显飙升,仅合肥大剧院上演的演出就多达200余场,平均每一至两天就会有一出“好戏”。

从舞剧《朱自清》《五星出东方》《咏春》《红楼梦》,到音乐剧《粉丝来信》、话剧《人世间》,再到舞台剧《觉醒年代》、芭蕾舞剧《白蛇传》……一出出万众期待的“顶流”好戏是怎么来合肥的?

“观众想看什么剧?面对这样的考题,我们对照自身,开展了一场自我审问。”合肥大剧院副总经理乔文坦言,最终的答案是:只有让合肥市民自己“掌控遥控器”,以用户思维让观众“解锁”心中最佳剧目,才能让市场的问题交给市场去解决。

合肥从顶层设计入手。

2022年初,合肥演艺集团演艺公司将合肥大剧院由托管运营转为自主运营管理。这场改革涵盖了多个层面。以打造重点文化地标为目标,等高对接国内一流剧院,统筹推进运营、服务、管理蝶变升级。

江伊是合肥大剧院市场部的一员,为了更好地听到观众的声音,江伊和同事们会先对市面上的精品演出剧目进行梳理,罗列不同类别、不同板块的优质舞台演出代表作,进而进行公开票选,目的是真正将选择权留给观众。

去年11月,省委、省政府在合肥召开全省扎实推进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建设大会。合肥坚定加快打造全省文化中心,全市文化事业改革滋养着文艺事业。

一批又一批精品佳作被“请进来”,造就了演出市场的火热与文旅市场的火爆。

一场热门演出上演,观众纷至沓来。除了合肥本地观众,购票者有从南京、武汉、长沙、沈阳赶来的,也有很多来自芜湖、淮南、阜阳、铜陵省内观众。而从年龄段看,观众年龄主要分布在18至50岁区间。

现象级剧目频频刷爆合肥人朋友圈的背后,折射出文化消费市场火热,也透着合肥文化惠民的暖意。

在合肥看好剧,有一项延续了十年的“福利”。

自2015年5月开始,由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文化有礼、全民畅享”合肥市文化惠民演出活动今年已经迈入第十季,让广大市民都能走进大剧院,欣赏到高品质的精彩演出,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真正实现文化惠民、文化乐民。

城与魂

合肥的好戏跳上更大舞台

加快打造全省文化中心,既要引进爆款好戏,更应成为精品佳作的蓬勃发展的源头活水。

首创科技创新题材庐剧舞台戏《逐梦》、复排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经典庐剧《秦雪梅(青春版)》等精品剧目,庐剧《等不到今生等来世》入选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科里科气”“文里文气”在合肥美美与共,鲜活的城市文化一再被讲述,正在形成“绘声绘色”的“城市读本”。

以青春版庐剧《秦雪梅》为例。众多庐剧新生代演员崭露头角,在整场演出里,从导演、演员、乐队都是年轻面孔,整台大戏“焕然一新”,由庐剧院“90后”“00后”演员担纲表演。

从首演人气爆棚、座无虚席、线上直播观看人数突破300万,再到远赴上海,登陆中国大戏院,收获大批外地戏迷青睐。

原创舞蹈《延乔兄弟》入围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现当代舞终评(安徽省唯一作品),最终名列第七,斩获提名奖;原创舞蹈《大湾春歌》入围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终评。

基于文化自信,对本土题材的再挖掘、再创作,汇聚成了合肥文艺界的创作自觉。

频繁凸显的“青春、创新、科技、红色”等形容词,恰恰是合肥文艺精品创作的关键词。

通过成立庐剧艺术传承中心,合肥统筹推动庐剧艺术传承发展,常态化开展“送戏下基层”“戏曲进校园”“戏曲进场馆”等系列活动,让艺术家倍受敬重,让有才华的人有大舞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合肥推出了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精品,屡获佳绩,多部文艺精品获得了中国曲艺牡丹奖、中国舞蹈荷花奖电视文艺“星光奖”和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

2023年,合肥市在安徽省“五个一工程”获奖数量创历史新高,首次实现“大满贯”,在电影、电视、戏剧、广播剧、歌曲、图书等类别均有作品获奖。

原创佳作,香远益清。过去一年里,合肥演艺集团积极推进“走出去、请进来”文化交流展示,组织庐剧、舞剧等剧目赴北京、上海等地演出多场,进一步促进与各地优秀文化艺术的切磋交流。

在上海,青春版庐剧《秦雪梅》惊艳开腔,艳惊四座;在北京,原创舞剧《立夏》翩跹起舞,掀起热潮;在鄂尔多斯,舞蹈《延乔兄弟》以舞立魂,传扬精神……

今年夏天,由合肥市庐剧院倾情打造的新版庐剧《梁祝》,即将参加第三届长三角城市戏剧节展演,为上海观众带来别样的庐韵飘香。

正如舞剧《立夏》导演沈荣峰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的舞剧能够进入北京演出,也是代表着把我们合肥的文艺、安徽的文艺推向全国,让更多的观众能够了解安徽故事。”

多年来,不断“走出去”积累了行业认可度和影响力。当外界认可了合肥文艺作品,一个更大能级的城市IP才能被带往更广阔的天地。

人与城

文化繁荣背后的“年轻的密码”

“看一场舞剧《红楼梦》……”去年,小吴刚入职一家科技型企业不久,就把这件事安排进了“必做list”。

去年11月24日晚七点,小吴如愿坐进剧场,回头望去“满眼都是人”,“大部分都是年轻人”。

随着越来越多的文化活动走进人们的休闲娱乐生活。文化力量凝结了一批戏迷,也绽放着这座城市的审美和包容。

“目前存的演出票根有三册,在合肥的演出票根就有二百多张。”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合肥大剧院几乎每场演出都会留下合肥年轻市民小李的身影。

去年5月3日晚,舞剧《五星出东方》在肥首演。来到合肥工作的小董是名“00后”,第一次在合肥观看舞剧的他,在震撼中直呼:太惊艳!

高品质剧目所带来的绝不只是短期爆发力,更有稳健而持续的拉动效应。如果想知道合肥剧场火爆的真正原因,熙熙攘攘的年轻身影就是答案。

“合肥也有逛不完的展”“又在合肥发现新晋打卡地”,年轻网友在各类社交媒体上的“安利”,折射出多元化的“文化会客厅”正在崛起,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直抵人心”。

合肥,正在以其庞大的青年市场和蓬勃的文化氛围,不断激发文化消费市场潜力,加速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毕竟,内容饱满、主题深刻、演艺精湛的演出能征服观众的“味蕾”,优质演出带来的“热气”,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优秀文化的传播与影响,提高美育素养,也将有助于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经济是城市的体魄,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GDP“万亿+”的合肥,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而蓬勃产业的根基在于人。

2023年,合肥常住人口985.3万人,较2022年增加21.9万人,增长2.3%,近3年合肥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近100万人。

年轻人才汩汩流向合肥,择一地安家,他们的诉求也不言而喻:除了事业的平台要广阔、发展通道要畅通,更要找到心灵港湾和精神归宿。

人文与经济相融互促、相得益彰的城市气质,让人有理由期待未来这里将以多元的形式打开新的、更大的想象空间。

双向奔赴、共生共荣,汇聚成生生不息的城市脉动。

“科里科气”的发展舞台,“文里文气”的生活空间,温柔的城市底色,活力的城市面孔。这就是一座城市怒放的生命力!

合报深一度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刘畅 夏伟 王书浒/文 张雨瑶 王浩/摄 杨倩雯/剪辑 实习生 陆良昱

 

记者手记

合肥有戏,期待更多好戏!

3月14日晚,越剧《五女拜寿》在合肥大剧院上演。开场前,剧院里外,人气爆棚。戏迷们排起长队,有青春靓丽的青年情侣、有相伴而来的家长与孩子。

这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第一次走进合肥,带着“立团之作”为合肥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当晚,全网爆火的“君霄组合”——陈丽君和李云霄也在这场演出中同台献艺。

一周前,这场演出开票后瞬间被“秒空”,延续着“开票即售罄”“一座也难求”的“票房热”“手慢无”。

这在合肥已不是第一次出现。近年来,万众期待的“热剧”“好戏”“出圈剧”频频引进来,天鹅湖畔的合肥大剧院常常座无虚席,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

火热背后离不开一个“引”字。合肥不断为观众引进想看的、普遍喜爱的好剧,一批又一批精品佳作被“请进来”,造就了演出市场的火热与文旅市场的火爆。从舞剧《朱自清》《五星出东方》《咏春》,到音乐剧《粉丝来信》、话剧《人世间》,再到舞台剧《觉醒年代》、芭蕾舞剧《白蛇传》……戏迷们一次次在取票处排期的长队。

热度背后折射出当下人们对高品质文化供给的渴求,引进来的同时,合肥的高品质文艺作品也正频频“出圈”,多部文艺精品获得了中国曲艺牡丹奖、中国舞蹈荷花奖电视文艺“星光奖”和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合肥本土原创的庐剧、舞剧等剧目多次赴北京、上海等地演出多场,深受好评。

点滴成绩、步步突破,都来自于合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提升中华优秀文化影响力。

合肥以体制改革为先手,成立庐剧艺术传承中心,统筹推动庐剧艺术传承发展;常态化开展“送戏下基层”“戏曲进校园”“戏曲进场馆”等系列活动……让艺术家倍受敬重,让有才华的人有大舞台。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划定了新时代新要求。去年11月,省委、省政府在合肥召开全省扎实推进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建设大会,合肥坚定加快打造全省文化中心。

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传承城市文脉、赓续传统文化,合肥,责无旁贷。

合肥有戏,期待更多好戏!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刘畅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5ihefei.com/read-61312.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