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3年 终绘“园”景!“老北京”袁建奎讲述他的别样建园路

合肥在线2023-11-02  86

导读:3年岁月,一个园子。都说男人四十一枝花,今年44岁的“老北京”袁建奎,在合肥园博园与园林相伴,度过了他人生中“花”一样的3年。2020年8月31日,合肥园博园中标通知公示,中国城建院中标。袁建奎作为中国城建院风景园林院副院长,被通知前往合肥…

3年岁月,一个园子。都说男人四十一枝花,今年44岁的“老北京”袁建奎,在合肥园博园与园林相伴,度过了他人生中“花”一样的3年。

2020年8月31日,合肥园博园中标通知公示,中国城建院中标。袁建奎作为中国城建院风景园林院副院长,被通知前往合肥长期驻点,负责合肥园博园总体规划设计工作。由此,他与合肥园博园的故事便开篇了。

袁建奎

欢欣!

“袁院”并不“圆”,纯正北京腔

10月下旬,记者在园博园里见到了袁建奎,身边的工作人员喜欢称呼他为“袁院”,他1米8左右的身高,标准身材,肤色较深。

一见面,他便向记者表达了歉意。因为在此之前他推迟了两次采访时间。“园子虽然开放了,但还有品质提升、查漏补缺等工作,要站好最后一班岗,实在抱歉。”他一开口便是浓郁的北京腔调,经他发音的每个字都变得饱满了起来,生动又有趣。他在这里的工作将持续到合肥园博会闭幕式。

当提到要重走建园路时,他顾不上已往返园区数次的疲惫,立刻精神抖擞起来,随即拉着记者又一次走进园区。一边走,一边说起了最初的那些事,随着故事的展开,眼前人潮如织的园子似乎也回到了最初寂静的模样。

“2020年8月31日,我被通知来合肥驻点,当时的心情有热血沸腾也有淡淡担忧。能来高速发展的合肥看看,又有机会带着团队做出一届独一无二的园博园,我的内心自然是很澎湃。”他回忆,但也难免担忧,把园子做好并不是那么容易。

2020年9月,带着任务,袁建奎出发了。在路上,他在脑海里勾勒了合肥园博园建成后的景象:园子里花红绿柳,游人如织,机场的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基本保留,老建筑得以焕新,若干商业街区、院落建成,机场跑道、大草坪满是游人,城市展园中多是身穿汉服的小姐姐在打卡,林下广场老人在唱歌、跳舞……

初心!

保留“老机场”厚重历史,规划“新园博”绿色底色

初见园区时,“原主人”骆岗机场留下的跑道、停机坪、信标台着实令袁建奎震撼。

“我们团队参与过南京、徐州和南宁等地的园博园建设。但在老机场建新园博,选址市中心,合肥是首次。”他说。

但除此之外,整个园区给他带来的是沧桑感。“这种沧桑既体现在曾作为老机场的历史厚重感,也表现在偌大的片区空无一人,只能看到遍地的荒草,听到不知哪里传来的鸟鸣。”他说。

边走边说,时间过得很快,记者跟随袁建奎重走建园路,转眼已到如今的城市印象馆前。他突然驻足,乐呵呵地向记者发问:“你知道我们刚来园博园时这里最多的生物是什么吗?”

“是蚊子。”他自问自答着:“刚来园博园的时候,我们经常需要在园区现场开小会,那些北方不常见的花蚊子从来都是在这里成群结队欢迎我们。”纯正的北京腔给这段讲述增加了相声感。

随即,他面朝城市印象馆对面的航站楼,不禁感叹:“真好!曾经航站楼上的合肥二字,道路上高大的香樟、挺拔的水杉、浓荫蔽日的广玉兰,机场生活区的红砖房如今都被完整保留了。”

事实上,对于园区保留什么,新增什么,从一开始便有明确的规划设计目标。

“绿色是整个园博园的底色,对于园区建设来说始终是围绕着绿色,也就是围绕着‘生态’。”他介绍,因此,整个团队制定了“绿色+(蓝色、产业、活力、人文、科技)”的目标。

“增强生态基础是园区建设的关键,设计规划要完善蓝绿空间体系,建立与巢湖实现城湖一体的有效链接。同时,要解决骆岗生态公园超大体量绿地空间服务能力和类型单一的问题,补齐合肥缺少综合类参与性环境空间的短板,推动发展城市新业态。还要释放绿色、建筑、广场空间,提供与百姓需求和市场环境相匹配的持久活力和动力。此外,要保留城市记忆,塑造具有时代特征、机场特色的园博街区,并展示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相关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打造合肥首个室外智慧园区。”他说。

袁建奎将整个园区比作一个人,而他所做的规划设计工作可以视作这个人的骨架、血液、神经等。“我们将这些最基础、关键的工作做好后,不论是盖房子也好,做花境、种树也罢,那都是对整个‘人’的装饰。”他说,装饰可以常换常新,‘人’只有底子打得好才能生命力旺盛。

园博园

焕新!

“唇枪舌剑”找共识沉闷园区终“蝶变”

为了达到最初的建园目标,袁建奎和团队首先从规划层面着手,定性定位与城市发展格局相匹配,老百姓缺什么就建什么,而且要做得更好、更超前。因此,他们不仅要做好土方、海绵、风道等生态层面的衔接,还要把握好使用性质上的衔接,比如开放式管理,不收门票、不设围墙等举措。

然后从设计层面,打造开放共享的绿色,多设置开放的、可进入的空间,以沉浸式体验思路建设游乐场、商业街、书店、餐馆、萌宠乐园、休闲座椅、廊架和栈道等配套和基础设施,并以全龄友好为主要理念,设置无障碍区、接驳车、自行车、智慧座椅、灯杆等。

不知不觉中,重走建园路的行程已进展到梦想大草坪,这里曾是骆岗机场的飞机跑道,现在它是新生园博园的一块“胎记”,时刻提醒着来往人群这里的“前世”。

历经3年,园区从初见时的萧瑟,到建设时的热火朝天,再到开园后的“化蝶”。“这种变化其实就是城市更新的一个历程,从一个沉闷的园区变成一个活力焕发的街区,这是一个蝶变的过程。当然我们也必须面对蝶变过程中的坎坷和痛苦。”他说。

对于袁建奎而言,3年建园生涯真正令他感受到淬炼的,是与各个兄弟部门之间的“唇枪舌剑”。

“一个项目的落地是需要参建的主管部门、业主、设计院、监理、施工队伍等多个单位,无数工作人员共同奋斗而成的。”他说,大家既相互合作,又相互挑刺:相互合作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计个人得失,只求最好效果;相互挑刺,那就是在工作上容不得半点马虎,该挑刺的挑刺,该提意见的提意见,该坚持还得坚持。

“在数次调度会上,说到激动的时候,互相拍桌子的事也是时有发生的。毕竟大家的立场不同,都有各自的坚持,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我称这个过程为磨合,等磨合好了,找到彼此适合的沟通方式,工作效率也就提上来了。”他说,当然,找到这个方式的时间不能太久。

9月26日,伴随着第十四届中国(合肥)国际园林博览会的盛大开幕,袁建奎提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做个比喻,安徽的茶叶甲天下,开园的心情就像刚喝了一杯安徽的茗茶,从初始的苦涩变成了无尽的回甘。”他说。

在重走建园路返程中,他悄悄告诉记者,其实开幕式那天,他最想的是好好睡一觉,但最终还是又一次走进园子,看了看游人的笑脸,听了听游人的声音,想了想自己规划设计要改进之处。游览这一路,他感受到了向往的园区烟火气。

显然,出发那日他勾勒的景象大部分已经实现。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庄文倩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5ihefei.com/read-5284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

最新回复(0)
安徽
合肥生活网为您分享安徽新闻,安徽热门资讯,帮助您全面了解安徽各市发展信息,发展动态。